面對一步步收緊的貨幣政策,拉美股票的價格也如債券一般,無可避免地朝著深淵滑落。
如同多米諾骨牌的倒下。在倫敦的證券交易所開市不久后,拉美皇家德爾蒙特礦業公司的股價迅速從1550英鎊跌落到了200英鎊。
越來越多的資金從倫敦的證券交易所,流向了英格蘭銀行的金庫。而許多拉美礦業公司的股票在大規模的拋售下,已經跌至了1英鎊。
拉美礦業公司群體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市值瞬間蒸發。
而這樣的連續下跌,則帶動了整個英格蘭股市和債市的極速崩潰。
原本衣冠楚楚的英格蘭紳士們,此時正如同蜜蜂一樣推搡著彼此,只為了守在證券交易所查看股票最新價格。
擁擠的人潮吞沒了所有絕望的吶喊聲。
在一個月前,這些投機者躊躇滿志地踏入了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大門。彼時光芒萬丈的他們堅信自己就是金融城的主宰。
而此刻,在傍晚證券交易所關門之前,他們中的很大一批人就得宣告破產。而在這些遲鈍而灰敗的眼神中,可并沒有多少東山再起的希望。
在金融城,有人一夕破產,有人一夕封神。
在大貴族們拼命拋售債券之余,塞希利婭小姐上個月果斷撤資的行為,重新在上流社會贏得了無數贊譽。
隨著塞希利婭在皇家帆船比賽上的驚艷亮相,土地貴族們轉而稱贊起了特蘭頓女伯爵的先見之明。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為了抑制聯合王國的貨幣超發現象,英格蘭銀行甘愿充當了戳破泡沫的那根尖針。但此刻的他們并沒有料到,這個泡沫覆滅的波及范圍,遠遠超乎了他們的想象。
劇烈的金融陣痛,以一種誰也沒想到的方式,反噬到了英格蘭銀行自身。
在英格蘭銀行的董事會,還沒來得及慶祝銀行的黃金儲備重新回到峰值時,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海灘上,已經堆滿了無人問津的英國商品。
過快擴張的生產規模和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拉美市場,很快引起了以棉紡織業為主的工業產品價格急劇下跌的惡性循環。
而下跌的價格又引起了信用鏈條的崩潰。由于此前的棉紡織業在采購原料和分銷時大量使用票據和紙鈔,針對倫敦各大銀行的擠兌風潮迅速形成。
很快,伴隨著塞繆爾原棉貿易公司倒閉的消息,大量的工廠主們紛紛宣告破產。
洶涌的人群迅速占領了金融城。幾乎每個能提出金磅的銀行窗口前,都堆滿了小山一樣的票據。
面對幾乎無休止的提款壓力,各大私人銀行的黃金儲備都以驚人的速度在減少。
而曾經對塞希利婭出言不遜的波爾銀行,也迎來了自己的末日審判。
幾天之后,一些私人銀行就公開刊登了金庫告罄的消息。
走投無路的波爾銀行面臨崩潰。
整個英國已經找不到其他還有余力支撐他們走出泥潭的金庫。
病急亂投醫的銀行董事們瘋狂聚集在薩塞克斯宮門口,只為和特蘭頓女伯爵見上一面。
不過很可惜。由于先前的冒犯之詞,他們的借款申請并未被特蘭頓女伯爵通過。
在冷溪近衛團的守護下,連他們絕望的咒罵聲都并未傳入塞希利婭的耳中。
不久后的一天,塞希利婭先是在報紙上見證了波爾銀行破產的新聞。接著她又在不遠處的版面上看到了5家倫敦大型銀行和30家地方銀行破產的消息。很快她又見證了高德施密特公司的倒閉。
至此,英格蘭的股票和債券市場,已經蒸發了1400萬磅的市值。
以庫茨銀行為首的私人銀行家們,已經停止發行任何鈔票,轉而全部使用英格蘭銀行發行的銀行券和鈔票了。
在所有的付款壓力都被集中到英格蘭銀行的情況下,該行的黃金儲備迅速從1100萬銳減到了130萬。
而對此時聯合王國的政府來說,比金融城的海嘯更棘手的事正待他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