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還要從陳友諒身上說起。宋青書殺死莫聲谷一事的確不假,但要說莫七俠當時是被他一人所殺就大錯特錯了,明明當時陳友諒也插手其中,是二打一。自誤殺師叔后,他就已認定自己是天下罪人,心存死志,他如何會不恨與他一起殺死七叔的陳友諒呢
他欺師滅祖,要向張三豐投毒也是真,然而幕后的主使者、逼著他這樣做的真正操刀人卻是陳友諒和丐幫的那幾個領頭人。那日在屠獅大會上他用九陰白骨爪連殺丐幫掌缽龍頭和執法長老,又怎么確定他那么做只是被揭了老底的惱羞成怒,而沒有摻雜任何報復心理不管事實如何,逼他下毒的掌缽龍頭是真的死了,然而陳友諒仍舊活著。
后來陳友諒見勢不妙,投靠徐壽輝,借著徐壽輝的庇佑與義軍的名聲逃得了一命。陳友諒不僅活著,還活的好好的。
這里面的種種內情,旁人當然不會知道得這么詳細,但他們只需要知道宋青書恨陳友諒就可以了。他恨陳友諒,又怎么會不恨“包庇”陳友諒的徐壽輝既然心中有恨,那他殺徐壽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對于江湖人來說,只需一個“恨”字又或是一個“利”字,就足以成為奪人性命的利刃了。
喬衡正在房間里習字,大概正是眾人所說的“字如其人”,許是因為他近日心境不穩,不論他換成何種字體,由他寫出來的字,起承轉合、橫提撇捺間總有著抹除不掉的鋒銳戾氣,這讓他每寫完一張字都不敢留將其留下來,而是盡數扔到銅盆里燒了。
當他被一個武當弟子通知宋遠橋以及其他幾位師叔要見他時,心里來回思量著是有什么事情。聽這名弟子話里所言,似是武當上的幾個長輩都在,這是要來個“三堂會審”
就算真如此他也不懼。
他彈了下衣擺,然后泰然自若的跟著對方來到了宋遠橋等人面前。
張無忌想上前與他說些話,但喬衡根本沒有注意到張無忌,一進入殿內,他的視線就不由自主在地面上的那具尸體上停留了一下。
“青書拜見父親,拜見諸位師叔。”喬衡收回視線,依次跪行大禮。
俞蓮舟嘆息了一聲,說“起來吧。”
青年步履有致,行完禮在殿內站定后不慌不亂,頭發衣物一絲不茍,神態落落大方,身如素竹,只觀這副姿儀,就讓人對當初張三豐親口所說的那句“第三四代弟子之中,除青書外并無杰出人材”無端的信服了七八分。
宋遠橋恍惚透過他這副姿態,看到了昔日各大派圍剿明教時,那個鎮定自若、從容對敵、倍享贊譽的青年,可是他越是這樣回憶,心中越發悲苦。
他定了定心神,問道“青書,你可認識地上那人”
喬衡從實回答“回父親,兒子并不認識此人。”不論是他本身的記憶,還是那屬于宋青書的記憶中,他都不記得此人的面孔。
張松溪見喬衡一身深藍道袍站在那里,他什么都不知的剛被人領到此地就被生父追問,心里一時間有些不是滋味。他無可奈何地插話幫襯了幾句“好了,大哥。既然我們都認定青書與此事無關,你又何苦還要逼問,非要讓青書侄兒認下這樁莫名其妙的罪事不成”
無論是張無忌,還是俞蓮舟、俞岱巖和殷梨亭都忍不住露出些許贊同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