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了第二天要進城后,三人早早就睡下了。
等他們坐上村里的牛車進了城,這里的人也才剛吃完早飯沒有多久。
周氏提著個包裹,帶著傅蓉等在了開元書坊的門外。她對傅文鈺道“文鈺,里頭人多,娘和蓉兒就不進去了,在這里等你。”
傅文鈺也不勉強,指著對面的茶攤道“那娘你和妹妹去那邊坐一會兒吧,我估計要晚些時候才能出來。”
他今天把現有的兩萬存稿都拿過來了,開元書坊是本城收稿子的書鋪之一,傅文鈺除了要跟書坊的人討價還價,盡量把第一本話本賣個高價外,還打算趁這個機會了解一下其他人的作品,所以不會那么快出來。
安置好兩人后,傅文鈺朝里面走去。
古代的書坊和現代的有所不同,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古代的書很貴,所以書坊里面的書并不會擺在外面任人翻看,而是一本本整齊地壘放在柜臺之后。誰要是想買,便可讓店里的伙計取出。
而且書坊里也不單單有四書五經這些科舉用書,還有字畫、詩集、筆墨紙硯等等,當然了,還有傅文鈺現在比較關注的各種話本和小報。
傅文鈺本著知己知彼的想法,讓相熟的伙計張二給他拿了賣得最好的兩本,略一翻看后發現一本是窮書生和富家小姐的故事,另一本則是志怪小說。
窮書生的那本,是一個叫做孫秀才的人寫的。
話本里主角憑著幾句歪詩吸引了富家小姐下嫁,而后一人讀書,一人做繡活以及變賣嫁妝支持夫婿科舉。最后主角考中了狀元,而富家小姐則難產而亡,最后哀傷的主角又作了幾首詩,得到公主青眼成為駙馬。
傅文鈺“”
這什么破書,果斷還給張二。
另一本三柳先生寫的樵夫倒是挺有趣的,說的是一個樵夫在大霧天里上山砍柴,結果遇上了山里的精怪,精怪想要吃了他,而他則想要平安回家,于是這個樵夫和精怪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斗智斗勇。
傅文鈺挺喜歡這一本的。
里面的戰斗描寫雖然沒有后世的精彩,但情節合理且有邏輯,作者的文筆也是幽默風趣,讓人很好奇后面會發生什么。
更讓他驚喜的是,樵夫這部作品里,還夾雜著很多副插圖,尤其是幾個經典打斗場面,畫得異常生動形象。
書坊伙計張二見他看得入神,便笑著問道“文鈺,你也要買話本嗎”因為傅文鈺以前從沒買過話本,所以他便有此一問。
傅文鈺將書還了回去,然后解釋,“張二哥,我不是來買書的,我這些日子寫了一本話本,想拿給掌柜看一看。”
張二咦了一聲,“話本”
他將傅文鈺還回來的兩本話本放在了背后的架子上,然后道“那你來得可不湊巧了,我叔今天還沒來。”
“不如你先拿給我看一看”
張二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幫我叔看鋪子已經有七八年了,店里所有的話本我都看過,你的話本我叔會不會喜歡,我一眼就能發現。”
“那就多謝了。”傅文鈺順勢將紙遞了過去。
張二剛接過時還有些不以為意,因為他叔一直處事公道,對讀書人頗為照顧,所以一直以來書坊的生意都不錯。
話本就是其中之一,每月他們都會收到一些送上門來的話本子。
有好的自然會被他叔看中,讓人印了放在書坊里賣,若是賣得不錯,則會送一些到底下的縣城以及其他州府。而不太好的則會放在店內寄賣,由寫書人每月抄好了送來,亦或者書坊請人抄寫。
張二以為傅文鈺的會是后者,因為他以前從未聽說傅文鈺會寫話本,反倒是他那個已經去世的爹寫過一本,但反響平平。
但沒想到一翻開,他就停不下來了。
讀到王家常做善事,王老太太、王員外及王太太更是捐橋鋪路、常年往幼慈院送米面布衣的時候,他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