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心中頗有幾分怊悵若失的意味,他說“師兄太客氣了。”
說來也巧,喬衡難得清醒一會兒,正巧趕上了老村長過來。
老村長這次是專門為喬衡來的,不是為了別的,正是為了舉村搬遷一事。他人老眼瞎,但心里還亮堂著。村里這個被他強留下來的教書先生,絕不是什么普通人,對方不說,他也就樂得裝聾作啞。
這次要搬村,不妨聽聽對方的意見。
喬衡得知他的來意后,仔細思量了片刻。他在這個村子里受了不少眷顧,既然村長來問他,他不至于連這點忙都不幫。
幫村子里解決掉那隊韃子兵后,張無忌就不再避著村子里的人了,坦言承認了自己就是那個傻子阿蠻。
他坐在一旁,看著師兄明明生著病還要為旁人出謀劃策,眼底露出一抹忡悵。
要想搬村的話,在這幾年,也唯有在如今江湖中名門大派的勢力范圍內安頓下來,還能換來些許安穩了。
首先要排除少林,少林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被趙敏率人攻破了。明教同樣被排除行在外,明教治下的青壯年多為義軍拉來的壯丁,河南江北行省乃是明教義軍與韃子兵正面對上的地方,那里同樣不是個好去處。他結合原著劇情,以及記憶中的歷史走向,結合地理位置,路途遠近等因素排除了一個個去處。
“老丈不妨去武當,武當附近有不少從外地遷來的居民,等閑人士不敢在武當周邊地區任意妄為。”
喬衡沒有說自己是否和他們一道走,是因為他不會去武當。而他不愿去武當,單純的只是因為身體原主人留下來的一筆筆爛賬,如果只從安全角度上講的話,武當的確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老村長聽完他的意見,面上不喜反憂。
“武當名聲之盛,便是老朽兒這個沒見過多少世面的鄉野山夫都聽說過,想來愿意投靠武當的各路人馬不在少數,武當周邊可還有我等的落腳處”
喬衡“老丈無需多慮,心里若有忐忑之處,不妨向那位詢問。”他語氣平淡地說了這么一句,然后向門扉處看去。他不愿多談,就干脆使了一招“禍水東引”了。
隨著他的視線看去,只見一身材修長俁俁,神態儒雅,卻身佩長劍的中年男子踏門而入,正是那日幫助村子剿滅韃子的另一人。
老村長連忙上前行禮“當日大俠來去匆匆,老朽未能親自向大俠致謝,深感遺憾。不曾想,原來兩位大俠都是喬先生相識之人。”
宋遠橋聽到那句“喬先生”,心中不禁又是一嘆。他虛扶了一下老村長,道“老丈何必多禮,鋤強扶弱乃我師門慣例,在下所做之事不過是應有之義,不足言謝。”
老村長聽他這樣說,似有些受寵若驚,他問“敢問大俠貴姓,師承何處”
宋遠橋不矜不驕地說“在下師承武當。”
老村長驚喜的“啊”了一聲。
宋遠橋緊接著道“免貴姓宋。”
然后他話鋒一轉,眼睛看向喬衡,冷硬地道“小兒無狀,謊稱姓喬,當與我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