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瑢將手中麥稈和鳥食交給一旁伺候的宮女,聽話來到皇后跟前,模樣算不得多出挑,但也嬌嬌柔柔,清秀可人,與韋氏年輕時的形貌略有相似,因還在孝中,她的衣著皆以素凈為主,未施粉黛,只在發鬢處簪了一朵小白花。
“祖母,是六皇叔回京了嗎”
自從她父親去世后,高瑢就一直養在韋氏身邊,知道有些事終究會來。
韋氏頷首,見孫女神色落寞,不禁安慰
“放心,有本宮在,誰回來也欺負不了你和翀兒。”
高瑢聞言,紅著眼眶投入韋氏懷中,韋氏見狀覺得奇怪,孫女平日雖嬌氣,卻也不該如此脆弱,問她
“可是有誰跟你嚼舌根了”
世人慣會拜高踩低,這皇宮尤甚,太子命苦,未及登基便薨逝,她的瑢兒和翀兒一夜間成了沒爹的孩子,兩個金尊玉貴長大的娃娃,現如今有多少人在背后等著看他們的笑話,背地里說了一些奚落之言被他們聽到也未可知。
高瑢低頭不語,雖然什么都沒說,但滿臉寫著委屈,韋氏心疼不已,當即要拿她身邊伺候的宮人,高瑢趕忙阻止
“不不,不是她們”
韋氏怒意洶洶,嚇得一旁伺候的宮人們紛紛跪地齊呼“娘娘息怒。”
“不是她們是誰你聽到什么了,快說”韋氏抓住高瑢的手催促。
高瑢輕咬唇瓣,把昨日在御花園中偶然聽見的話告訴了韋氏
“她們說六皇叔回京登基,他的女兒才是名正言順的公主,我這個公主就不值錢了我氣不過,命人掌摑了她們幾下。”
韋氏緊咬牙根,心頭的憤怒之火熊熊燃燒。
想她經營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熬走了皇帝,眼看兒子就要登基,卻在最后關頭被魏王殺了個措手不及。
她的親兒子沒了,韋氏想殺了魏王給兒子抵命,群臣卻百般阻止,說魏王縱然有滔天大罪,卻也只有皇帝能下旨審判;她想讓親孫子直接繼位,群臣激反之意更甚,說太子并未登基不算稱帝,翀兒又是嫡非長,有違祖制;兩件事都沒辦成,韋氏很不高興,不僅如此,就連她這個準太后的封號竟然也要由新帝下旨才名正言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韋氏處處受制,跟群臣角力一番后最終決定,魏王的命可以暫且留著,但要群臣同意在新帝登基前,讓她以皇后懿旨加封已故太子的兩個嫡子女。
這才有了承安郡王晉承安王,福寧郡主晉福寧公主之事,這是韋氏好不容易給兩個孩子爭取來的位份和榮耀,豈容他人詆毀玷污。
溫言安慰了幾句,韋氏讓高瑢回去歇息,待高瑢走后,韋氏召見張德祿。
第二天,御花園就多了兩具冰冷的尸體,死狀可怖,以儆效尤。
高儉不負群臣所望平安抵京,距先帝大行至今已有半年,君位空懸,人心不定,登基之事迫在眉睫。
一應典禮事宜早就準備完畢,大概是被之前兩回皇帝登基前出事給弄怕了,未免夜長夢多,群臣難得意見一致,在高儉回京后的第二天,都沒來得及接風洗塵就被群臣快進式推上了皇位,成為史上登基程序最快的皇帝。
原本新帝登基年號需第二年改,以示對先帝緬懷尊重,但由于先帝大行已久,其間又過了囫圇年,所以內閣建議高儉登基后直接定下年號,興盛。
興盛帝繼位后先下旨尊皇后韋氏為太后,追封生母先皇后為奉圣皇太后,再封原配夫人江氏為皇后,嫡長女高岄為山月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