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卻哈哈大笑,指著甄太后對眾人道“你別在我這兒裝什么貞潔烈女,你似乎已經忘了,你曾經是太子允的未婚妻,簡王為了把你這個兒媳婦弄到手,可是不顧一切,為了納媳筑了這含章臺,早已成了天下的笑柄了。”
他自以為這樣可以讓甄氏顏面盡失,不料甄氏反唇相譏“我在梁國就聽聞魏國的大王生性簡樸,連衣裳都不繡花紋。在軍營與士兵們同吃同住,每次開飯必定是士兵們的飯送到手上了,大王您最后一個吃。若遇災荒,魏王一定會親自撫恤百姓,這樣魏國軍民齊心協力,才能打敗我們梁國這樣帶甲百萬的大國。”
何光本以為她會怒斥自己,或者咬舌自盡,沒想到她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倒是有些刮目相待。
又聽她繼續道“而如今妾身所見到的魏王,卻實實在在是個只會貪圖享受之人,絲毫沒有傳聞中那般。我聽說楚莊王當年征服陳國,準備納美女夏姬,后來孫叔敖就建議莊王放棄。楚國攻打陳國,原本攻城是為了宣揚國威,可納了夏姬,別人會說楚莊王是因為女子才打陳國,這樣豈不是本末倒置莊王聽了孫叔敖的建議,最后稱霸中原。大王從魏國而來,已經打敗我國,若是為了我一個小女子損害名聲,將來恐怕恥笑于天下。”
“如果魏王您一定讓我服侍,我絕對不會茍活,到時候妾一定會青史留名,如此,妾又有什么可畏懼的呢。”
何光實際上也占領不了梁國,梁明王,也就是甄太后的親兒子已經跑了,但梁朝勢力還在,且甄太后之兄長為陳國國君陳國公甄昭。
再有甄氏這番言論,也的確說到他的心里去了。
美色固然重要,但名聲也更重要。
魏王轉身離去,不僅沒有強迫甄太后,反而派人看守華陽宮,怕人冒犯甄氏。
如此,甄太后左右服侍的人才松了一口氣。
甄太后逃過一劫,而別人就未必了,她兒子的妃嬪們都被魏國人不止,這就是她無法阻擋的了。
甚至連南梁自己人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復國。
而住在梁、魏交界處的一位老婦卻笑的止不住,她頭飾華貴,衣裳雍容,坐在她下首的女子,見她如此癲狂,不由得道“吳夫人,你現在可以放我走了吧。”
吳夫人的笑聲戛然而止,胸脯起伏,顯然已經是氣極,她聲音尖銳起來“張夫人,這都要怪你這位好妹妹所賜。當年你們陳國和我的兒子太子允締結鴛盟,可新娘子來了,卻被公公看上了。昏君害怕事發,不僅把我趕走,還要驅逐太子允,最后太子允逃亡齊國,最后死于非命。而你的好妹妹來年卻生下兒子,昏君鐘愛非常,親自取名為珍,還封為太子,逼迫我下堂,封你妹妹為王后。天底下,怎么會有這樣不公平的事情,你說呢”
這讓張夫人說什么好呢張夫人是甄太后的親姐姐,青年守寡,后來妹妹做了王后,因為蒙簡王恩寵,她也過來南梁。
畢竟梁國是南方第一大國,她還得了賞錢和豪宅,兒子娶的是簡王的女兒,女兒也是嫁給梁國王室子弟。
這次,她本打算從梁國邊境逃去齊國,再回陳國,哪里知曉被吳夫人的人馬捉住,只好被迫來聽這些。
她不好反駁吳夫人,只好道“當年的事情誰也不想發生,我妹妹也是兩國聯姻,更何況當初貴國使者說新媳婦要先見公婆,這才稀里糊涂的被簡王所占,這也怪不得她。”
吳夫人更是怒極“這如何怪不得她她若識趣,就該自刎以謝天下。有廉恥的人,怎么會和公公搞在一起。”
說完,她更不許別人說甄氏半個好字,因此看向張夫人道“她若真好,怎么見你和簡王親近就詰問于你。你別看我,當年我為王后時,宮中亦是有我的宮人在。論相貌,你也是難得的美人,一等一的鮮艷美麗,不比她差。甚至說起知情識趣,魅惑男人,她更是差你十個都不止,多少男人想做你的入幕之賓。可惜,做王后的是她,做太后的也是她,你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