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玉揚唇一笑“叔,當然是真的,我還能拿這種事跟您開玩笑啊。”
宋建國掏出一根煙,捏在手里“你這孩子真是不聲不響干大事,這事咱們得好好想想。”
他這話一出,陳培云就急吼吼地說“想什么啊,這么好的事,要不是書玉聰明,還輪不到咱們,趕緊定了,錯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宋建國被她這么一催,也怕煮熟的鴨子飛了,連忙說“書玉,這個事叔完全不懂,心里也沒什么章程,你說怎么辦”
他一個大老爺們連針都沒摸過,哪懂什么刺繡啊。
宋書玉就等他這句話“叔,咱們先在大隊統計一下,哪些嬸子伯娘嫂子會刺繡,然后將大家召集起來,把大概的人數定下來,然后再進城跟任廠長商量,看他們廠子能勻多少活給咱們,再把具體的價格結賬方式這些談妥就可以簽協議了。后面這事咱不著急,到時候我陪叔一塊去。”
宋建國明白了,他要做的就是用村支部書記的聲望來選拔出合適的繡娘,后續的事情他也就出面走個過場就行了,其他的由宋書玉負責。
“成,不過這件事咱們先別透露出去,就說大隊里要尋找幾個刺繡好、針線活好的幫點忙,不然聽到一個月能掙八塊錢,我看這全大隊的老娘們小媳婦大姑娘都得跑來。”
到時候選誰不選誰,都是個問題,肯定要鬧出不少爭端。
宋書玉暗嘆姜還是老的辣,宋建國雖然不會做買賣,但對人性還是很了解的。
她點頭笑道“叔說得有道理,咱們對外就這么說,盡早將人選定下來,免得節外生枝。”
這樣后面要是有人不服氣,那也怪不得他們,畢竟是自愿原則,誰讓他們當初不報名呢。
“成,咱們趁熱打鐵,爭取初二就把這事敲定,我這就去找大隊長商量。”宋建國起身。
宋書玉也謝絕了陳培云的挽留,起身道別回家。
走到家門口的時候,隔壁的桂花嬸子看到她,眼睛瞪得像對燈籠一樣“書玉,這么晚才回來,你這又是去哪兒了”
這個桂花嬸特別八卦,誰家的有點什么事她都要到處亂傳,因為這張嘴巴得罪了不少人。但她同時又很心善,上輩子奶奶摔傷臥病在床,桂花嬸經常主動過來幫忙照顧奶奶。
宋書玉一直記著她這份雪中送炭的情意,所以耐心地笑道“去宋書記家里談了點事情。”
“這樣啊”桂花嬸四處瞄了瞄,見沒人,伸長脖子湊到宋書玉耳朵邊,壓低聲音說,“書玉,嬸子跟你說個事。你得留意著點,最近這幾天啊,有個姑娘老往趙家跑,每次都戴著厚厚的圍巾,把腦袋都捂了起來,鬼鬼祟祟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她一說,宋書玉就知道是誰了。
齊春麗果然是個行動派,這才幾天啊就被人看到了。
她這么賣力,想必趙文軍心里的天平已經徹底倒向她那邊了,自己只需要慢慢等結果就是。
宋書玉不想桂花嬸現在壞了這事,笑呵呵地說“這天氣冷,風又大,出門是得把頭包起來。可能是趙家的什么親戚吧,這種天氣,趙家一直有人,小偷也不敢上門啊。”
“也是。”桂花嬸點頭,但還是覺得有點奇怪,正常親戚上門誰跟做賊似的,下次這姑娘要是再來,她過去瞅瞅,看看到底是趙家哪門子的親戚。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