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黑得早,宋書玉從縣里回來時,天已經快黑了。
她騎著從周建國家借來的自行車,風風火火地往村子里趕,完全沒留意到在路邊摘菜的葛慧玲。
葛慧玲抱著一棵白菜,拔掉外面那層枯黃的老葉子,忿忿不平地回家。
賣乖討巧的趙老三見了,忙殷勤地問“媽,誰又惹你不高興了”
葛慧玲翻了個白眼“還不是宋書玉,看到我連聲招呼都不打,還有沒有把我這個長輩放在眼里一個女娃,不老老實實呆在家里,整天往外跑,誰知道在外面干什么勾當。”
趙老三還在記恨宋書玉不帶趙文軍去看病,最后這差事落到他頭上,搞得他腿現在都還痛的事。聽了這話,故意給宋書玉上眼藥“二哥剛去縣里看完病,她就好了我看她啊,就是不想送二哥去看病,這世上還是只有親兄弟才靠得住。”
最后一句分明是說給屋里的趙文軍聽的。
葛慧玲非但不制止,反而還變本加厲“那可不,爹娘兄弟都是自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關鍵時刻還是得看自家人。外面人的,也就嘴巴上說得好聽,真遇點困難就退縮了,哪會對你們真心啊。老三,你可別犯糊涂,娶了媳婦兒忘了娘,你可是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媽辛辛苦苦將你養大,也只有媽最心疼你。”
趙老三接過白菜“媽,水涼,我來洗,您歇會兒。您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你兒子不傻,分得清好賴,不會犯糊涂,信外頭那些人。”
兩人一唱一和,都是奔著趙文軍去的。
葛慧玲心里小算盤打得精著呢,她辛辛苦苦將兒子養大,不給她養老送終,全便宜宋家,怎么想怎么虧。
所以得趁著兒子還在家里,向著家里人的時候,多跟兒子灌輸誰跟他才是真正的一家人,誰對他是真心的這事,免得兒子以后有了媳婦兒忘了娘。
誰知趙文軍在屋子里聽到這番話,腦子里最后萌生出的念頭竟是退婚。
當初他跟宋書玉定親,完全是兩家人的意思。
他受傷回來,又跟齊春麗分手,正處于人生的最低谷,母親以淚洗面,父親唉聲嘆氣,唯恐他后半輩子沒著落,就提出了跟宋家結親這想法。
他當時心灰意冷,就答應了。
但定親快兩個月來,宋書玉跟他都沒見過幾面。
宋書玉太能干了,襯得他這個廢人越發的沒用,他一個大老爺們還不如一個女人,還要指望這個女人,每次想到這點,他就渾身不自在。
而且宋書玉對他也很平淡,除了送他去醫院那三次,平時幾乎不怎么登門探望他,也不關心他的腿。倒是她奶奶來過幾次,每回提起宋書玉,不就跟著宋書記去開會了,就是跟宋書記去公社辦什么事了又或是大隊有什么事,把她叫走了。
兩人之間一直處得不溫不火的。
要是沒發生前幾天的事,可能也就這么過了,鄉下的夫妻大多都是這樣,相看,覺得還行就定親然后結婚,平平淡淡過一輩子。
可現在齊春麗回來找他了。
她心疼他,將她辛辛苦苦攢的零花錢都拿出來給他治病,而且一有空悄悄過來探望他,溫柔地鼓勵他,安慰他。反觀宋書玉,兩家離這么近,她都能騎車去縣城了,但卻沒有過來關心一下他的傷勢。
兩個姑娘,哪個是真正喜歡他的,一目了然。
他不能再辜負這么好的春麗。
但退婚這件事情他不知道怎么開口,因為他爸媽肯定是不會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