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是蒙恬。”
章邯緩緩出聲。
大將軍蒙恬,與陛下一同長大,是陛下心腹中的心腹,更是當下戰功僅次于王賁的絕世悍將。
如今上將軍王賁受王離牽連,官職爵位被一擼到底,如今只是一名偏將,領著幾千兵馬再次西出,向西方擴張大秦版圖,國尉屠睢去了南越之地,督建直道與船只,為來年開春的海上絲綢之路做準備,軍中最有威望的三個人,王賁不再是上將軍,王賁屠睢都不在咸陽,如今朝中的武將便以蒙恬為尊,他領著公卿大夫們來接公主還朝,其用意再明顯不過這是陛下將帝王心思昭告天下的信號。
當然,如果王賁與屠睢在朝,那么他們也會來迎接公主。
這是陛下的態度,他引以為傲的女兒已經成年,死水一潭的櫟陽在她的一番治理下慢慢恢復生機,她的政治眼光與素養足夠值得陛下對她寄予厚望,所以她在大秦是僅次于陛下的存在,所以來迎接她的人是大將軍蒙恬與公卿大夫。
不止有蒙恬,還有蒙毅。
那位出將入相的上卿在櫟陽待了七日便回了咸陽,他召集的老兵源源不斷涌入櫟陽城,而直道的迅速建成也讓他朝中威望激增,丞相的位置已是他的囊中之物,他的兄長是如今的武將之首,他便是公卿大夫們的領頭羊。
蒙氏兄弟為首,其次是左丞相馮去疾與御史大夫馮劫。
這兩位作為關中老臣里最頑固也最保守的公卿,如今也在櫟陽的日新月異中放下對公主的成見,愿意跟隨蒙氏兄弟來接公主還朝。
他們是最典型的關中老臣,有著關中人的風骨與血性,更有老秦人的虎狼之風,他們只認同足夠強大的領導者,而并非嬌弱受寵的小公主,所以他們以往的反對針對的都是公主能力不足,勸誡帝王不要著急立繼承人,要再觀察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公主的女子身份是他們抗拒公主的原因之一,但絕對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惡劣生存環境中搏殺出來的老秦人的性格與其他地方的人完全不一樣,只要足夠優秀足夠有能力,那你便是他們無可爭議的君主。
一如他們對皇帝陛下的臣服。
絕對的忠誠,絕對的虔誠,如同朝拜神祇的信徒,他們的皇帝陛下是天地人鬼神之共君,他絕對可以領導他們將大秦推上一個新的高峰。
六合一統,車同軌書同文,南收百越,北擊匈奴與,修筑靈渠與直道,還有防御邊境的萬里長城。
但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新的章篇早已被書寫,他們已經將亞洲大陸全部納入版圖,至于其他地方,如今也大多被他們所控制,是他們的勢力范圍之內,或以經濟控制,或以武力鎮壓,是真正的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秦土,皆說秦話。
這樣的帝王才是值得他們誓死效忠的始皇帝。
而未來的公主,也會沿著始皇帝的路線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帶領大秦走向一個新的盛世太平。
繼承人的大門已經向公主敞開。
而現在,公卿大夫們選擇把未來交給時間他們相信千古一帝的抉擇。
千古一帝欽定的繼承人絕不是庸碌之輩。
她會如始皇帝一樣,是一位曠世明君,一位歷史評價僅在始皇帝之下的君主。
章邯攥著馬韁的動作微微一緊。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公卿大夫們臉上的神色便越來越清晰,他們不是受帝王威壓不得不來,而是心悅誠服,真正開始接受帝王選中的繼承人,所以他們愿意給她體面,冒著鵝毛大雪守在她的必經之路上,只為告訴她他們已經接受了她。
亮眼的政績是最好的說服工具。
與公卿大夫唇槍舌戰上百年,也不及交出一份漂亮的政績來得讓他們推崇。
公主終于等來了這一天。
她的心愿與抱負都將會實現。
她終于從幕后走到人前,即將踏上繼承人的位置。
章邯眉頭微動,眉宇間冷肅凌厲頃刻間化為柔軟與開闊。
“不止大將軍蒙恬,上卿蒙毅,廷尉李斯,左丞相馮去疾,御史大夫馮劫,少將軍王離,以及所有公卿大夫,他們全來了。”
章邯側目回頭,輕聲對轎簾后的鶴華道,“還有眾多黔首,他們圍在衛士身邊,他們都來了。”
“公主,他們來接您還朝。”
“接大秦帝姬,公主鶴華還朝。”
鶴華心頭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