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今日的宴請大獲成功。
王琯若低頭,其他公卿大夫便不會再與小公主相抗,如此一來,小公主便能順風順水拿到自己想到位置。
治粟內史心情大好,公主所言甚是,老丞相明察秋毫,定然不會
老夫不僅明察秋毫,更赤膽忠心,不畏強權。
王琯緩緩睜眼,目光落在主位上的鶴華身上,“當年陛下鐵腕推行郡縣制,老夫尚不曾退讓,而今公主幾句話便想讓老夫打消自己的主張,是否太過天真
鶴華微微一驚。
王琯的自稱不是位高權重的丞相的自稱,而是閑云野鶴的老翁才會有的自稱。御史大夫臉色微變,“王丞相,您,您三思”
老夫雖老,但仍為關中子弟,胸中仍有一腔熱血。
王琯斂袖起身,抬手指著自己胸口,這腔熱血為陛下而流,更為大秦而流,怎能被個人榮辱家族興亡所澆滅
鶴華眼皮狠狠一跳。她還是低估了這位老丞相的血性與剛烈。
屏風后贏政眼皮微抬,面上沒有太多表情。
他太了解這位歷經四朝的老丞相,這位老丞相的確是位圓滑的老狐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自保這種事情上,無人能出其左右。
但這位老丞相更是一位剛烈的關中子弟,為了自己信念與目標,他會毫不猶豫獻出自己的一切,朝聞道,夕死可矣,是這位老丞相最真實的寫照。
贏政端起酒盞,輕啜一口醉明月。
抱歉,丞相,是我失言。鶴華瞬間起身,向王琯見禮陪不是,“我不該”
公主不必多言。
王琯打斷鶴華的話,老夫知道公主的意思,您心中有抱負,而老夫也有,既然我們無法說服彼此,那便把結果交給時間。
時間是最好的老師,它會給出答案,是您大業既成,還是老夫更為穩妥。
王琯轉身離開。
“丞相”
“丞相”
所有人站起身,去阻攔這位侍奉過大秦四位君主的丞相,但丞相的腳步卻不為任何人而停留,諸公不必相送。
王琯拄著嬴政親賜的拐杖,決然離去。
鶴華靜靜立在食案旁,目送蒼老身影離開。
丞相已走,我等還有繼續留下來的意義嗎“是啊,丞相拼著辭官歸鄉也要堅持自己的主見,我們怎能拖他的后腿”
眾人議論紛紛,片刻后,有一人向鶴華此行,公主,臣還有事,先行告退。“臣亦如此。”“臣亦然。”
治粟內史徹底慌了。他把這群人請過來是為了幫公主的,而不是將他們全部推到公主的對立面。
蒙毅抬了抬眼,目光看向鶴華。
曾經的軟糯小團子已經長大,身著華服,登發高挽,小臉雖稚嫩,但那雙鳳目已有了陛下的風儀,她挑眉瞧著打退堂鼓的眾人,聲音不急不緩,丞相是真正的老秦人,有老秦人的風骨與血性,至死不渝堅持自己的信念與抱負。
但是諸公呢是為何而離去
“是為了與丞相統一戰線還是隨波逐流,不負丞相的栽培與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