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朕等著。”
嬴政道。
利用儒家最擅長的事情打敗儒生后,嬴政挑了幾個態度好但學識也不差的儒生博士,來給鶴華開蒙。
“阿父,我已經有老師了。”
鶴華扯了下嬴政衣袖,小聲嘟囔道。
嬴政道,“你平日里學的東西太深奧,偶爾也需要跟儒生們學些淺薄的東西來陶冶情操。”
被選中的儒生面上有一瞬的扭曲。
睚眥必報可不是一代明君該有的品質
陛下,您適可而止吧陛下
圍觀全程的扶蘇嘴角微抽,對自家父親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原來阿父不止是高高在上威加四海的始皇帝,更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自己喜怒哀樂的普通人。
這樣的認知讓扶蘇有些新奇。
像是打開了新大門,他注視著嬴政的一舉一動,然后很快發現,這位他敬若神祇的皇父其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般嚴苛,哪怕他面沉如水,他的眼睛里也會有情緒,帶著戲謔與揶揄,欣賞儒生們的好戲。
扶蘇眉頭微動。
不知為何,看著這樣的阿父,他心頭竟生出一種只要自己心平氣和與阿父說話,那么阿父是能夠聽取他意見的錯覺。
但他不想讓這種感覺是錯覺。
斟酌一路后,扶蘇鼓足勇氣向嬴政道,“皇父,兒臣以為,郡縣制或許會比分封制適合如今的大秦。”
李斯心頭一跳,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這位固執己見與陛下政見向左的公子何時竟有了這般覺悟
下意識的動作,李斯抬頭瞧了瞧天色。
金烏西墜,漫天殘紅。
這太陽也不是從西邊升起,從東邊落下的,公子怎就突然開了竅
李斯大惑不解,嬴政的疑惑也不比李斯少,他把在他懷里睡著的鶴華交給寒酥,上下打量著一臉忐忑的長子。
“為何郡縣制更適合”
嬴政問道。
“是因為天書。”
扶蘇十分坦然,“兒臣曾讓小十一替兒臣問天書,郡縣制與分封制孰優孰劣。”
嬴政眸色微深。
扶蘇繼續道,“天書言分封制全是糟粕,毫不猶豫選擇了郡縣制。”
“天書覺得郡縣制合適,你便也覺得郡縣制合適”
嬴政聲音微沉。
扶蘇抿了下唇,“兒臣之前之所以堅持分封制,是因為此時的大秦地域廣袤,一望無際,不能以治關中之地的政策來推廣九州。”
“那些偏遠的地方剛剛歸順皇父,民心不穩,政令不聽,若大秦強盛,皇父派過去的官吏尚能以鐵腕手段彈壓黔首,可若是時局動蕩,這些官吏必會擁兵自立,成為新的諸侯1。”
嬴政眼皮微抬。
“可若是這些官員是皇父的嫡系血親,政局不穩,他們便會勒兵勤王,保我大秦江山不會輕易為外人所得。”
“而他們的鎮守一方,也能威懾到朝中心懷不軌之徒,讓奸佞小人為之忌憚,縱然作亂,也不敢禍及江山。”
“可若是沒有嬴氏宗親坐鎮四方,一旦執政者遠遜皇父,便會成為權臣手中傀儡,而皇父消耗半生心血打下來的盛世江山,也只能由權臣糟蹋。”
“是以,兒臣才會請奏皇父,偏遠邊陲之地由皇父血親來鎮守。”
扶蘇道,“至于那些六國原有的富庶之地,則推行廷尉提出的郡縣之制。”
嬴政輕輕摩挲著拇指上的墨玉蟠龍扳指。
這是他的好大兒第一次對他敞開心扉,討論分封制郡縣制的利與弊。
“但兒臣的擔憂似乎是多余的,在天書看來,分封制一無是處。”
扶蘇輕笑一聲,唏噓萬千,“既如此,兒臣又何必固執己見,阻擋皇父推行郡縣”
這話他不愛聽。
嬴政挑眉,“天書的話一定對嗎”
“既然是天書,自然是對的。”
扶蘇頷首。
“錯,大錯特錯。”
嬴政聲色緩緩,“沒有誰的決策一定是對的,天書也一樣。”
扶蘇微微一愣。
天書,也會錯
嬴政問道“若天書說朕是夏桀商紂,明主隱于黔首之中,你便要背棄朕背棄大秦,奉黔首為君”
“這”
扶蘇聲音微微一頓,“兒臣斷然不會。”
“這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