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真是極好的意境,看著這樣的美景,體味著成功的喜悅,難道不是一件美事嗎”
齊玄素和張月鹿俱是一驚,不由對視一眼。
還有半個時辰
張月鹿沉聲道“遼王殿下”
遼王笑了笑“久聞大名了,張高功。再有半個時辰,你們就會作為見證者,見到傳說中的造物,那可是能夠與帝釋天媲美的存在。”
張月鹿道“這是不被道門所允許的。”
遼王的語氣十分平靜“朝廷做事,不必道門許可或者不許可,道門無權插手。”
張月鹿道“既然如此,那你們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這樣的話,還是跟金闕去說吧。”
遼王終于轉過身來,讓人看到了他的真容。
同樣繼承了秦家的美姿容,不過這位遼王殿下相較于晉王秦權翊,看起來更為年輕,大概只有而立之年。
他的腰間懸有一把佩劍。
整把劍被雕琢成一條金龍的模樣,劍首即是龍首,劍首上鑲嵌了一顆金色寶珠,如龍含珠,劍首下方的劍柄是龍頸和部分龍身,細密的鱗片代替了通常用來纏繞劍柄的金屬絲線,然后是劍鍔,被雕琢成了兩只龍爪的樣子。
大玄遵循古禮,也因為道門大肆屠戮龍屬,所以并不崇拜龍。所謂十二章服,就是繡有十二種圖案的袞服,龍只是其中之一。事實上,古時并沒有龍袍一說,也不尊崇明黃顏色,直到金帳、大魏年間,受到金帳人的影響后,龍才成了主要圖案,在大齊年間,還是日月列于雙肩,星辰列于背后,寓意“肩挑日月、背負星辰”,這也是大玄如今的袞服的既定樣式。
這把仿佛金龍的長劍顯然不符合大玄的風格,倒像是大魏年間的物事。
見多識廣的張月鹿只是略微思量,便知道了這把劍的來頭,輕聲道“是應帝王,大魏皇室徐家的祖傳佩劍,與人間世并列齊名的半仙物。只是除了太祖、太宗兩位馬上皇帝之外,后來的皇帝逐漸不再有一以當千的超絕武力,這柄名劍也就明珠蒙塵,只能被深藏在大魏皇室的秘庫之中。”
“好見識。”遼王笑了一聲,“這的確是大魏皇室代代相傳的佩劍,后來大魏皇室敗落,落入了東海李家的手中,直到皇嫂嫁入我們秦家,這把劍作為嫁妝才又重回帝京。”
齊玄素只能在心中感慨“用半仙物做嫁妝,真是好大的手筆。不過皇室的聘禮也一定不會少了就是。”
遼王以拇指緩緩推動劍鍔。
“應帝王”出鞘三分,竟是隱隱響起一聲龍吟,震人心神,仿佛有真龍降臨,巨大的龍威讓所有凡人心生畏懼。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