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最容易想到的辦法。
但是先前僅有南宮伯玉在天中遙觀所見,這赤界中的樞紐,宛若一個大喇叭一般強化吸收的紫薇大世界亡故之影;若是在赤界之上亡故,又或者是模擬道術,是無論如何不可能產生類似的律動之影。
所以想要神通造影,須得將將本人運至紫薇大世界。且不談兩界通道如今一年只能運送一人。就算能夠為之,這也依舊是借用拐杖之法。
荊柯卻生出一個看似冷門的思路
現有的律動之影,收攝紫薇大世界一切亡故之人,豈非是一個巨大的“糧庫”
只不過先人都習慣了直接采取,囫圇吞棗的“競合”,而沒有想到更深一層。
如果將心元識海之內的固有之影打破,其實就相當于將一幅畫好的化作重新還原,提取其上的墨汁。
荊柯心中有極大把握,認為自己猜到的,就是正道。
那么下一個難題就擺在面前如何將現成的競合之影打破,碾碎,化用
這個關口看似同樣十分艱難,但是仔細思索卻大有玄機可循。
因為如今進入心元識海之中成道者,已不下于千人,更有南宮伯玉、費難這樣境界絕高之人,和令狐去病這樣劍心感應、洞明燭照之人。如果這競合之影有什么可以輕易拆解的辦法,一定不會留到今天。
或者說,功行到了完全成熟、接近近道的哪一步,就唯有“整取”一條道了。
但這是不是意味著破局之道在于功行未臻成熟之人身上呢
自然而然的,荊柯就想到了“明明功行不足以破境卻強行競合”這一條道。
這樣的嘗試,看似風險不小;但是荊柯還是義無反顧的去做了。
所以,終獲成功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那“青衣人”面目已然模湖;而在荊柯面前,卻是多出了一團地瓜大小的青光圓球,仿佛一只水泡,純粹無比。
由于本人功行未到,競合不成,所以這照影在接近本人法身之時漸漸瓦解,構成此等形貌。
忽然間,這只“水泡”變成了一只青色的葫蘆,惟妙惟肖。
荊柯澹澹一笑。
如此變化,自然是隨著他的心意而定。雖然不能直接競合,但是一旦近身,卻能由人力主動操縱。
在這心元識海之內,精神猶如實質,一切觀想之形,都能具現出來。
可以想象,如果此時此刻荊柯的“造夢法”已然功成,就可以借用這些“材料”凝練觀想出一具本人的未來分身;先蘊養于心元識海之內,待本人功行接近圓滿之時,再通過“競合法”將其取走,并通過舊的道術系統,獨成己道。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人“造成”的道境分身,其中大可以在照影的記憶或道術體系之中留下關門秘鑰,不虞被旁人取走。
少頃,青皮葫蘆重新變成水泡的形象。
又過了半個時辰,荊柯目光一凝。
這最后半個時辰,“水泡”的大小居然快速擴張,增大了接近三成。明顯可以看到,此光團之凝就,明顯如同滾雪球一般愈來愈快。
如此一來,心中較最初時的想法,卻又是前進了一步。
荊柯最初之計劃,就是他方才所做。每人都是獨立自主,猶如一個泥瓦匠,自行碎石、取土、攪拌。
但是這“水泡”有著仿佛滾雪球的特性,那么一人之力很快就可以“粉碎”大量的競合之影;到時候自己面前的就不是一個“水泡”,而是一個湖泊。
如果將所有的競合之影全部碾碎等于赤界上所有人的第一步都提前完成了,只需要湖中取水,凝練其形。甚至當其大到一定規模,自然具備同化之法,紫薇大世界上有人亡故之后,在心元識海內的照影自然就被同化。
后來者入心元識海,就非是今日景象,渾如進入了一座大水池而已。,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