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等了幾秒,一名埆形宗的嘍啰便沿著黃東來左手邊的道路緩緩現身;這名嘍啰的手里拿著一包用箬葉包裹的食物,正準備前往上面的入口處。
黃東來也不跟這人啰嗦,對方剛出墻角,他就上去一個近戰鎖喉,扭斷了那人的脖子,后者一聲哼唧都沒能發出來便已歸了西。
緊接著黃東來就把這貨拖到了更隱蔽一些的墻角,并看了看他手里那包東西。
結果也不算意外,箬葉里包的是幾個兵糧丸。
所謂的兵糧丸呢,簡單說就是一種日本古代的壓縮餅干,在戰爭年代很常見,無論士兵還是忍者身上都可能帶幾個以備不時之需。
其制作的方法大致是將一些雜菜粗糧蒸熟磨碎,再加點酒捏成團狀,之后把這些團子拿去風干,就算是完成了。
那味道嘛這么說吧,在前文書姜暮蟬夜闖魯王府的段落中,他拿去喂狗的油炸江米團子,也比這兵糧丸好吃得多。
而眼下這個嘍啰,本是準備把這幾個兵糧丸當作“晚飯”拿去送給門口那兩個守衛的。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要問了,他們這是在自己基地里,又不是在外行軍打仗,咋還吃兵糧丸呢至少也整幾個飯團才像話啊。
那您就有所不知了,那年頭的日本,農業不發達,資源太缺乏,必須要有金呃,不是這個詞兒啊,總之呢,就是當時日本的農作物種類有限,很多現在常見的蔬菜谷物要么就是沒有,要么就是因戰爭而沒條件大規模種植,這就導致了大米這種精細的糧食在當時比肉類和魚類還稀有。
即便到了江戶時代初期,很多武士階級的餐桌上,白米飯都是有限的,所以埆形宗這些嘍啰能吃吃兵糧丸就算不錯了。
在埆形宗總壇能頓頓享受到好東西的,就只有那些干部級別以上的人,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激勵嘍啰們“上進”的一種手段。
黃東來看到那幾個兵糧丸后,也猜出了自己襲擊的這個嘍啰是去給同伙送飯的,正好,他也沒吃晚飯,于是他就順手拿起一個兵糧丸咬了一口。
常言道,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蜜不甜;這會兒黃東來的確是餓了,所以即便這兵糧丸的口味不咋地,他還是像吃零食一樣嘎吱嘎吱幾口就啃完了一整個。
吃完一個他還挺美,于是他又拿起了第二個
長話短說,三分鐘,那箬葉包里的六個兵糧丸就都到了他的肚子里。
列位注意啦,咱前面可說了,這玩意兒是類似“壓縮餅干”的東西,吃的時候可能也沒啥感覺,但下去以后是真管飽啊。
而且這六個兵糧丸,其實不光是那兩個守衛的晚飯,負責送飯的這個嘍啰也占一份兒也就是說,黃東來這一口氣就吃了三個成年人份額的壓縮食品。
剛吃完這一時半會兒間,他倒也沒覺出啥來,于是他便用袖子擦了擦嘴,又在衣服上擦了擦手,然后就順著這嘍啰來的那條路摸過去了。
只是,此刻包括黃東來自己也沒想到,他這一時貪嘴吃下去的這六個兵糧丸,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埆形宗宗主“闍亙兒”凄慘死亡的重要導火索。
fo
fo。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