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忍著才沒有罵孟厚德,她想了想,她媽梁如夢每個月月初都會寄她的生活費到姑姑家,算著好像就是這幾天,于是她說“我們去姑姑家吃吧。”
“啊”孟厚德愣住,“去你姑家,不好吧。”
孟玉蘭“為什么不好,你回來幾天還沒在姑姑家吃過飯。”
孟厚德有兩個兄弟一個妹妹,其他兩個兄弟都在老家務農,當初孟厚德跟著堂哥孟厚文來到海市進廠打工賺了錢,他這個妹妹孟芳就跟了過來。
她嫁給了卷煙廠的一個職工,生了一個女兒,比孟玉蘭小一歲。
卷煙廠和造紙廠離得很近,之前孟厚德混得不錯的時候,孟芳三天兩頭帶著女兒來她家。
當年孟厚德是廠子里頭幾個買彩電買冰箱的人,家里的糖果零食一直沒斷過,動不動就能吃上肉。
但是孟芳嫁的是個沒本事的,家里什么大物件都辦不起,孟芳不上班,就靠她丈夫賺錢,一個月工資都不夠一家人開銷。
孟厚德對妹妹不錯,逢年過節買點什么,都讓梁如夢給孟芳那邊送一份。
結果呢
孟厚德入獄后,梁如夢帶著女兒孤苦伶仃,她就再也沒往她們家來過了。
梁如夢有一次帶著孟玉蘭去孟芳那里借錢,還被諷刺了一番,最后只給了幾十塊錢,還說家里實在拿不出錢來。
可是明明她家剛買了彩電。
去年,梁如夢改嫁其實是想把孟玉蘭帶去的,可是她改嫁的那家人堅決不同意梁如夢帶著拖油瓶,于是梁如夢拜托孟芳照顧一下孟玉蘭,畢竟孟玉蘭自己也大了,上完高中就能出來打工,也就這兩年的事。
不算學雜費,每個月的生活費梁如夢就給了一百二十塊,孟芳丈夫一個月工資也才三百多,孟玉蘭一個人花一百二十塊是綽綽有余的,梁如夢就是想著給孟芳賺一點,免得她不愿意,多給點錢,也能讓梁如夢給孟玉蘭一點零花錢,畢竟這么大的孩子,在學校總有要買的東西。
結果孟玉蘭還是有上頓沒下頓,每天晚上去吃飯還要被孟芳女兒諷刺,好像她吃了她家的飯,用了她家的東西,連上個廁所紙用多了,孟芳都要說她幾句。
孟玉蘭當年并不知道梁如夢每個月給了學雜費和生活費,因為梁如夢改嫁,孟玉蘭恨她不要自己,再也沒和她說過話,也不聯系,她打電話來也不接。
每學期學校要交學雜費的時候,是孟玉蘭最煎熬的時間。
明明梁如夢寄了錢過來,孟芳卻說沒有,讓她去找她大伯孟厚文要,因為孟厚德入獄可以是孟厚文間接造成的,現在孟厚德不在,梁如夢改嫁,孟玉蘭吃喝她包了,那么孩子的學雜費,孟厚文總要負責吧。
孟玉蘭為了上學,只能厚著臉皮去大伯家。
她永遠忘不了,大伯和大伯母看她的眼神,冷冰冰的帶著嫌棄和一絲可憐。
很久之后,梁如夢病倒,孟玉蘭回來看她最后一面,她才知道,原來孟芳這兩年貪了她這么多錢。
孟厚德也不知道梁如夢每個月寄了錢的事。
他出獄回來那天,孟芳拉著他哭了很久,在他面前把功勞苦勞全占了,說這兩年都是她在照顧孟玉蘭,給她一口飯吃,為此還要受丈夫和婆家的氣。
說的孟厚德當時臉都紅了,保證說以后賺了錢,一定加倍還給她。
所以當孟玉蘭說要去姑姑家吃飯,孟厚德覺得不好意思去。
孟厚德“沒打招呼就過去,飯菜也不夠吃。”
“可是家里沒菜,現在去買回來做要很久,怕飯菜不夠吃,買點熟食帶去就是了。”
孟玉蘭已經打定主意要去,這筆錢,她要讓孟芳吐出來。
孟厚德身上才二十塊,夠他們吃幾天
孟玉蘭記得今年通貨膨脹,物價比以往要高一些了。
海市在國內算是三四線城市,兩個人出去吃,隨便找一家像樣的餐廳,也得十幾二十塊錢。
孟玉蘭不僅要為眼前考慮,也要為以后考慮,總不能吃了這頓沒下頓。
見孟厚德有所松動,她又補充了一句,“你不也很久沒和姑姑坐下來好好吃頓飯了嗎,回來幾天了。”
孟厚德“行,那走吧,去你姑家。”
作者有話要說開文前三天發紅包
日常慢熱文,第一次嘗試這種類型,求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