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系統爆出來的確是個超級大瓜,大到皇帝為之震怒,連夜召大臣們入宮。朕不動他,那是礙于先皇遺旨他把大盛把皇家當成了什么“三年一選秀,朕都不曾如此鋪張浪費看見漂亮點的姑娘就搶,前朝末帝都不曾如此”
“打死有功名在身的舉人,強人妻子,殺遺腹子,聯合當地官員打死舉人父母,將那女子分尸鎮壓,這一樁樁一件件,他是打算把天捅出一個窟窿來嗎
他眼里到底還有沒有大盛這個朝廷,有沒有朕這個天子
皇帝一臉怒色,當著諸多大臣的面,將龍案拍得砰砰響。
先皇一共有七個皇子,其他的要么領了閑職,偶爾來朝堂上晃悠一圈,要么當個富貴閑人成天種花逗鳥,朝堂都不意思意思來一下,每一位兄弟都在向他表明皇上,我很安分的。
就安王一個人如此特殊,在皇帝鞭長莫及的江南一地。
安王要是安分點,皇帝也能看在遺旨的份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當花錢買安寧。
結果這小子都干了些什么明知錦衣衛是皇帝心腹,派暗衛截殺圍殺虐殺,就是不讓錦衣衛進入周州,還犯下了這般罪行
皇帝氣得恨不得跟楚婳一樣,給這小子來幾記斷子絕孫腿天子一怒,大臣們噤若寒蟬,沒人敢在這個時候觸皇帝霉頭。某些人悄悄去看老太師太師,到您該上場的時候了老太師看完報告后也氣,但他快七十歲了,歷經兩朝,經歷過太多離奇離譜的事。
他已經平靜下來了,見皇帝還氣得跟一頭發怒的獅子似的,勸說道“皇上息怒,當務之急是派人前往周州調查取證,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安王在周州胡作非為、草菅人命、視朝廷與律法于無物,才能按大盛律例處置。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有意無意地看向了一旁的福碩親王。
福碩親王是宗人府的宗令,宗人府包辦皇族的一切事宜,包括編寫、修纂皇族族譜玉牒,記錄皇族功勛,也包括和皇族有關的案件。
倘若皇族犯罪,其他部門沒有辦案權限,得交由宗人府和刑部一同辦理。
換言之安王的事得等宗令點頭才行。
福碩親王是先皇一母同胞的弟弟,年輕時上戰場立過不少功勞,受傷退伍后才接管宗令一職,
人輩分、威望都不缺,皇帝也得給這位叔父幾分薄面。
福碩親王一臉公事公辦的表情“宗人府會配合各部進行調查。”所有人包括皇帝都松了口氣,他們是真怕福碩親王看在先帝的面子上包庇安王。
安王此事涉及貪污、逾矩、殺人、賄賂、強搶民妻等多樁罪行,戶部、禮部、刑部、吏部、大理寺一個都跑不了。
也就是系統的爆料到此為止,否則再這么下去,說不定工部、兵部那邊都得摻和進來。
誰知道安王在周州當了十多年的土皇帝,會不會仗著錦衣衛的探子進不了周州,又和當地官員勾連起來,有沒有建造什么違規建筑,挖什么通道,造什么工事兵器
更甚者,誰知道安王有沒有私自囤兵呢土皇帝和真正的皇帝還是不一樣的,沒人知道安王的胃口和膽子被養大到了什么程度。
眾官員光是想一想就頭疼得要命,這是一塊極難啃的硬骨頭啊。
“調查還是派錦衣衛先行”
錦衣衛死傷無數,這么去不就是送死
先皇給了暗衛沒錯,可至今也有十多年,應該沒過去那么強了。“不如我們也派暗衛”
每一任皇帝都有暗衛守護,先皇有,當今皇帝自然也有。只是暗衛的職責是保護皇帝,查案這種事總不能真的讓暗衛去吧他們不擅長這個。
“暗衛令人害怕,正是因為他們身處暗處,無人認識。”老太師并不同意,倘若全部放到明面上,就失去了暗衛的優勢,還不如經驗老道的錦衣衛。
但是錦衣衛的功夫不如暗衛,躲不過先帝暗衛的截殺啊
明面上處理安王,有先帝遺旨擋著,暗地里處理安王,有先帝給的暗衛擋著。不少官員忍不住在心底埋怨先帝您可真是給我們留了一個碩大的爛攤子
別說皇帝和文武百官頭疼,就連福碩親王都不確定怎么做才能穩妥一些。
“讓楚婳去呢”有人小聲提議。
老太師第一個反對“不行,它只是在情報搜集上有奇效,一旦楚婳踏入周州地界,必定會被暗衛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