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錦衣衛之前,林友以為自己的任務是下毒、暗殺、嚴刑拷打。
當上錦衣衛之后,林友的日常任務是偷聽楚婳和系統對話,偷看滿朝文武搞黃色,偷看三皇子有多短小。
怎么看都不太正經的樣子。
任務內容再離譜,還是得做,做完以后還得把最精確的結果呈給皇帝。
唯一慶幸的是他已經升到了錦衣衛指揮使,下面還有不少屬下,這么簡單的任務不需要他親自去做。
但老實說,確實有點好奇比一般人更短小是怎么回事。
出于這份好奇,林友在檢查和測量的過程中瞟了一眼,“”
他懷疑三皇子十二歲以后是不是就沒再長過了,否則怎會如此短小
將結果稟報上去后,皇帝都震驚了“真的就那么點”
林友“是,臣親眼見過。”
皇帝沉默了。
皇帝不可控制地發散思維了一下,“前朝皇室不會都這副德行吧”
“應該不至于吧”林友潛意識覺得三皇子那樣的應該是特殊例子,“真要那樣,前朝皇室的丑聞早就傳得”
那一瞬間,君臣對望一眼,想到了楚婳的那句“每有一個十八,就有一個六在負重前行”。
十八應該是指天賦異稟的男人,而負重前行的六就是天生短小的三皇子了。
皇帝往下看了一眼,咳了一聲,坐直身子“召三品以上官員入御書房議事。”
三品以上官員匆匆趕來,君臣在御書房商議了一個時辰才散。
從六品的楚婳窩在翰林院的小角落里看書,對此完全不知情,直到翰林院首長正五品的翰林學士告知眾人“皇上諭旨,以索賄貪污罪廢黜三皇子。”
隨后,劉子昂被翰林學士叫去擬旨。
自今上登基,還是第一次廢黜皇子,也是大盛朝第一個因貪污而廢的皇子。
所有人都知道廢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前朝血脈混進皇宮近二十年無人發現,正暗搓搓地和其他皇子競爭太子之位,這事要是暴露了,就是一樁天大的丑聞。
與其那樣,還不如用索賄和貪污罪名處置三皇子,也好證明皇帝的公正無私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大盛朝的詔令文書有詔、制、冊、誥、圣旨等多種類型,詔用于重要的政治、軍事活動,如皇帝登基、親政,需向全大盛朝臣民發布,制用于重大的禮節活動,如祭祀、立儲,冊用于封王、封妃等,不同的目的、身份必須用不同的文書、措辭。
楚婳左耳進右耳出,她永遠不會有擬詔令的機會,也不需要學習,沒必要費那個神。
倒是吃瓜系統對此略感興趣皇帝居然真的把人給廢了啊,我還以為他是不管兒子犯了多大的錯都能原諒的那種類型呢。
楚婳怎么可能皇帝最忌諱的就是別人覬覦自己的龍椅和君權,三皇子威逼拉攏朝中大臣,手段下作,又和前朝余孽牽扯到了一塊,證據確鑿卻死不承認,有膽子做,沒膽子認,嘖,這種兒子狗都不要。
看他在朝上暗指二皇子害他的行為,你不覺得有點熟悉,還有點想抽他嗎
翰林院官員們默默點頭,不止熟悉、想抽他,還很惡心。
系統嫌棄地yue了一聲那股綠茶白蓮味都快沖到我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