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播放這一部劇的歌曲。”譚彥之道,那些店鋪就是在門口放的,為的就是吸引人進去。
主要是這個時代的人沒有發達的互聯網,這些人在外面的時候,他們確實就可能多聊一聊。
何曉雅想這么多人聊,應當就不是這些人串通在一起的。
“下一部劇就不知道了。”何曉雅道,“就怕是第一部劇是永遠都無法超越的存在。”
“那你是希望一上來就很火,還是慢慢地火”譚彥之問。
“當然是一上來就很火。”何曉雅道,“你看我像是喜歡慢慢地來的人嗎我就是想當天降紫微星”
何曉雅一直都很理性,也知道自己是想如何的。她寫小說的時候,能煎熬一下,但要是一直都不行,估計她也不一定能熬著下去。主要是她當時在讀書,她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熬著。
如果她是一個要為生活奔波的人,可能她就無法堅持那么久。
何曉雅明白的,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慢慢火,都是希望一下子爆火。可大多數人都是在熬著,熬著,剩者為王。剩下的剩,一直熬下去,把同期的人熬沒了,時間長了,總能有讀者跟著,讀者看到熟悉的筆名,他們也就會看一看。
“紫微星”譚彥之看向何曉雅。
“對,就是一上來特別牛的。”何曉雅道,“讓人懷疑這個人是不是作弊了,他怎么可能這么厲害呢。”
“這一次,算是吧。”譚彥之道。
“不不不,不算的。”何曉雅搖頭,“這是前面有積累的。當一個人換了一個號,大佬換號,那個小號當然也不是普通的小號啊。”
“沒瞧見你換過多少次。”譚彥之基本都是看到何曉雅用那兩個筆名,還有就是江大海和何美麗離婚的時候,何曉雅還特意弄一個筆名。
“那是因為我舍不得曾經的積累,怕換一次筆名,就是重新開始啊。”何曉雅道,“出版社也不想我總是用新的筆名,他們當然是希望我繼續用原本已經有成績的筆名。”
“要不要再聽一聽他們怎么說的”譚彥之問,“還有時間,還能再聽一聽。”
“不聽了。”何曉雅道,“聽來聽去,也就是那個樣子。”
何曉雅的心情已經非常不錯,她沒有打電話給何父和何母。哪怕她已經知道云言煜打過電話過去,她也不打。她又不是傻子,爸媽到時候一定還是要說她的,說她給大哥的壓力大。
大嫂歐陽娜是擔心大哥沒有及時把稿費給她,父母就是擔心她拿了那些稿費之后,大哥會不會沒有錢拍劇,大哥會不會太虧。
這還真是印證了那一句話,傷害一個人最深的往往是關系最為親近的人,特別是父母。父母傷害兒女,他們又天然地占據著優勢,他們生了兒女,對兒女有養育之恩,兒女根本就沒有辦法拋棄父母。
何曉雅就是無法完全拋棄父母,父母有養育過她,還把她安排到何美麗這邊,還有給錢。這些都是恩情,何曉雅不能因為那些話,所以她就扔掉他們,她能做的就是冷處理他們,盡量少聯系他們。
何父和何母需要的也不是何曉雅的關系,他們主要是需要兒子和兒媳婦對他們的關心。
“我沒給爸媽打電話,你也不用去打。”何曉雅強調,“他們會覺得我們故意去炫耀的。”
“知道。”譚彥之緊緊地握著何曉雅的手,他知道如何對待岳父和岳母。那兩個人確實不夠關心何曉雅,他們也覺得何曉雅太過高調了,而譚彥之認為自己的妻子已經十分低調。
妻子沒有出去參加發布會,也沒有上電視,沒有去宣傳。
很多人都還不知道這一部劇是何曉雅寫的,譚彥之真心覺得自己的妻子已經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可惜岳父和岳母都不明白。
當譚彥之和何曉雅回到家里的時候,譚母還道,“曉雅啊,今天都有好多個人打電話給你了,說是要找你合作呢。”
“我就是一個人,哪里可能跟那么多個公司合作的。”何曉雅還是明白這一點的,有的公司就是想著先給定金,讓她后面寫。何曉雅可不敢收這個錢,她不能保證自己后面就有時間寫的。
“這倒是。”譚母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