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雅感覺自己跟甩手掌柜沒有太大的區別,好在孩子見到她之后還是很開心。孩子還喜歡粘著她,她要是離開,孩子也會哭,她基本就是在孩子睡著的時候出來。
“你是一個好媽媽。”譚彥之道。
“那還不一定。”何曉雅道,“是不是一個好媽媽,得看長久的時間,而不是只看現在。”
何曉雅都不知道自己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她還擔心自己以后變成爸媽那個樣子。畢竟自己是爸媽的親生女兒,也許自己以后也可能變得那么讓兒女討厭。
“還真是小心。”譚彥之道。
“這叫實事求是。”何曉雅道,“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我們誰都不知道。”
譚彥之和何曉雅一起回去,當他們回去的時候,還在路口看到呂萍在擺攤子。呂萍擺的攤子生意不錯,江大河一家子擺的攤子生意也可以。
江大河一家更懂得努力,他們就是兩個一班,還讓女兒做飯洗衣服。家里其他四個人就是這樣擺兩個攤子賺錢,他們沒有在呂萍擺攤子的地方擺,而是在別處。
如此一來,呂萍也就不覺得江大河一家搶了她的生意。但這也讓呂萍覺得江大海沒有什么大用處,而自己的兩個女兒還沒有成長起來。
呂萍是挺羨慕江大河一家的,她有一天回到家里還當著常席一的面說江大河一家子賺錢。
“別羨慕他們,他們還羨慕你呢。”常席一當時就這么說,“我還在讀書,我的兩個妹妹以后也要讀書。而大伯和大伯母的孩子都已經定性了,不是不會讀書輟學,就是沒有考上就只能出來干活。”
呂萍一聽,她也覺得常席一說得很有道理。
在鄉下的時候,呂萍就覺得讀書很有用,自古以來,那些讀書人才更有出息,比地里刨食的他們強太多。
呂萍現在賺錢了,還賺的挺多的,她也想著讓女兒去讀書。兩個女兒都去讀書,等到以后,女兒還能幫襯兒子。
而江大河一家子也怕呂萍不醬料,他們干脆就說他們從呂萍這邊買醬料,親兄弟明算賬,他們總不能讓呂萍一直白忙活。呂萍配制特制的醬料,那
也需要很多時間的。
當時,江母聽到大兒子夫妻說要給呂萍醬料的錢的時候,她還不大高興。她就覺得兄弟之間彼此幫襯一把,那都是應該的啊,哪里有這么多的事情。
“媽,這該給的還是得給的。”江大嫂道,我們買了醬料,也不是花特別多的錢。別人想要找弟妹買一些醬料,還要不少錢呢。我們花這點錢,真的不多了。”
江大嫂不想一直都欠著呂萍的,他們給錢了,呂萍也不會太不高興。畢竟他們擺兩個攤子,賺的就更多,他們不能保證呂萍就愿意看到他們賺那么多錢。
江大河夫妻不需要補貼江大海,還能依靠呂萍的醬料賺錢,他們就得知道分寸。得寸進尺,遲早有一天會讓呂萍特別不高興。
那些年,江大河夫妻能從江大海手里拿到那么多補貼,也是因為他們識時務,所以這一次擺攤,他們也是認真的。
“我們兩個攤子呢。”江大嫂道,“要的醬料也多的,不能讓弟妹白忙活。”
“我也有幫忙的。”江母道。
“您幫忙,弟妹也少收我們錢了啊。”江大嫂道,“這也是值得的。”
有江大嫂的話,江母也能想明白。
“弟妹那邊忙,您就幫著多照顧您的兩個孫女。”江大嫂道,“我們這邊倒是還好,主要是弟妹的孩子小。”
江大嫂也沒有想著讓江母多幫襯自己照顧孩子,或者是讓江母幫助自己做家務。自己這邊不需要那么多幫襯,是,有江母幫襯,他們會輕松一點,可是就那點活,江大嫂認為自己的女兒也能做,萬萬沒有必要因為這一點就得罪呂萍。
可以說呂萍在這個家族是翻身了,她有手藝在,又能賺錢,江大河一家子、江母都得多看呂萍的臉色做事情。江大海的意思就顯得沒有多重要,哪怕江大海沒有去補貼江芷蔓,他在這個家的地位也到底層了。
常席一還不斷給呂萍洗腦,說是看看別人家的女兒,那些女兒多孝順啊,有的人家的兒子就是白眼狼,還是女兒照顧父母的時間更多。常席一告訴呂萍,呂萍能賺那么多錢,她對女兒好一點,那也是在給她的未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