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雅繼續吃粗粉,吃了幾口,還喝了些水。
到了何曉雅去學校這一天,譚彥之還真的親自送她去學校,他中間就先去做別的事情。等到何曉雅上完課,他就又過來,再跟何曉雅一起回去。
下課后,何曉雅和譚彥之走在學校的路上,車沒有進學校,而是在外面停著。學校的學生多,特別是上下課的時候有很多人,非必要,譚彥之他們也沒有把車開進學校。
“那兩個老人,他們回去了。”何曉雅道,“聽人說的,說是他們的兒子兒媳婦過來,還有他們的孫子,這才把人帶回去的。”
“是他們怕學校以后不錄取那個孩子,就回去了吧。”譚彥之道,“他們的兒子兒媳婦就是故意拖一陣的。”
“是。”何曉雅點點頭,她非常認可這一個說法,“學校當時也說了,要是他們再不走,以后就不錄取他們的孫子。興許那個男孩的父母也是在附近盯著的,見情況不對勁兒,這就出來把人帶走。”
何曉雅想那些人是覺得鬧一鬧又不虧,萬一能成呢。要是不成,年輕人還能說是老人不懂事,是老人非得要那樣。總之,他們把事情想得很美好。
“高考復讀又不用降分錄取的。”何曉雅道,“復讀一年,明年再戰。那個男孩,也是他家里人偏聽偏信,怨不得別人。大學,哪里是別人隨隨便便就能給他們名額的。真要是能隨隨便便給,就沒有人冒名頂替上大學了。”
“冒名頂替”譚彥之倒是沒有聽到過這樣的事情,但確實也有可能。
“對,別人弄一個跟考上的人一模一樣的名字,性別一樣,差不多年歲,就那么去上學了。”何曉雅道,“有的人發現得早,有的人發現得晚。發現得晚的,指不定等人家退休的時候才知道。”
何曉雅前世看新聞的時候,就看到一個等別人退休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被冒名頂替的,那個人還買了很多房子,都掛在那個身份證下。有網友就說那個房子應該算誰的,被頂替的人是不是能拿到那些房子
何曉雅不知道最終的結果如何,但她知道被頂替的人不可能拿到那些房子的,別人還是有法子把房子記在別人的名下。那個人頂多就是賠償被頂替的人一些錢而已,甚至還不用坐牢,這就很可悲。
那個人早就把錢賺了,就算他們退下來,不拿那些退休金,他們也得到了很多。
被頂替的人的一輩子都毀了,過了那么多年,就算是隔了七八年被發現,被頂替的人也不能回去學校讀書。
“前一陣子,還在報紙上看到有一個人被頂替的。”何曉雅道,“是那個女孩的爸爸不相信自己的女兒考不上,他就一層層地去調查,還帶著女兒直接去女兒報考的大學。結果,他們就發現女兒是考上了大學。等到后面,他們也不清楚是誰要冒名頂替,只知道錄取通知書又回到他們的手里。他們就把這一件事情告訴報社,讓記者寫成文章。”
何曉雅想要是換一個爸爸
,那個爸爸重男輕女一點,那個女孩就不能上大學了。
“那個女孩很不容易,她有一個好爸爸。”何曉雅道,“也是他們家有點錢,否則,哪里經得住這樣去調查呢。”
何曉雅不得不感慨,真要是貧困的人,那些人被冒名頂替了,可能就沒有人去調查。就算有人寫了冒名頂替的文章,那些窮苦人家沒有看報紙,也許他們還不知道有這么一回事。
“被頂替的人終究是少數。”譚彥之道。
“是。”何曉雅點點頭,“主要是大家都沒有見過面,加上冒名頂替的人也是做了正正經經的身份證,那些東西全都是配套的,別人也就不知道有問題。”
街道路口,呂萍發現周邊的攤子價格又下降了一點,那樣的價格根本就沒得賺啊,薄利多銷都沒有用。
“大姐,你這樣根本就賺不到錢的。”有人跟呂萍這么說。
“賺不到就賺不到。”呂萍道,“就這樣。”
“真不買我們的油嗎”那個人小聲地道,“我們還能給你找便宜的肉,保準你們能賺到錢。”
“不需要”呂萍堅定地道。
那些不好的東西,她呂萍絕對不用。是,她呂萍有時候是喜歡占便宜,但不是什么便宜都能占的。
江母帶著娃娃過來,她不是想過來幫襯呂萍,就是想著讓呂萍也帶一帶娃娃。誰成想,她瞧見別的攤子生意都不錯,而呂萍這邊就比較冷。
“之前不是還挺好的嗎”江母皺眉,“怎么今天生意這么不好”
“沒事的,慢慢來。”呂萍道。
“都沒人來,還慢慢來”江母道,“是不是這個地方不好,去別的地方”
“去別的地方也是一個樣子的。”呂萍道,那些人能讓附近的攤販子買那些便宜的油、便宜的肉,那其他地方也是一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