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是想要加盟,有些是想與蘇記合作,把其中部分產品做成速食。比如蘇記開山菜色紅油面,改換個形式,做成速食之后還盡量保持原有風味,既能賺錢,也可以讓那些不在京城但是天天舔屏的忠實食客嘗嘗。
來找蘇箬最多的還是飲料廠商,杏皮水可以長期儲存,也不會改變風味,但是蘇箬對于原材料的要求太高,在定價上也分毫不退讓,這就讓許多廠商興沖沖地來,失望而歸。
這些人雖然失敗了,但也給蘇箬一個新的方向,如今蘇記的粉絲遍布大江南北,云食客眾多,她也確實可以為他們研制一種罐裝菜。
就算是本地人,也可以買了之后隨吃隨用,方便又美味,免得還要排隊。
蘇箬選了又選,最后定下了禿黃油。禿黃油雖然不是菜,但是風味絕佳,可以佐粥,可以拌面,寡淡的菜里放一點,瞬間就能夠增鮮提味。
最后一道,蘇箬則選了豆花里脊,她店里的菜或清淡或濃郁,但是辣味的菜其實很少,這次選的豆花里脊以鮮嫩麻辣為主,一定能很好地滿足那些嗜辣的食客。
蘇箬定下菜單之后準備回后院再與其他人商量一下,就見已經吃過早飯的眾人在桂樹下新添的石桌藤椅前圍成了一圈。
走過去仔細看一眼,才發現是張仲景坐在石桌一側,王淑清坐在另一側,有些緊張地伸著手,被張仲景把脈。
蘇箬后知后覺地發覺到醫圣這兩個字究竟是多重的分量,自從走上修行路,成天跟這些大神們混在一起之后,她的感知力就越來越不敏銳了。
雖然想到張仲景的第一印象就是懸壺濟世,澤被蒼生,但是還是少了那種很切實的概念,但是看到他精確無誤地說出每個人的隱蔽病癥后,蘇箬的驚嘆和敬意油然而生。
當然,有了蘇記的靈泉水調理身體,大家的病都是些不怎么重要的小病,幾個年紀稍大的人則還有一些沒有完全被靈泉調理過來的舊疾。
比如王淑清,她是知道自家老板時不時就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朋友,所以在看到這個穿著奇怪的老頭之后,她的第一反應就是現在連老戲骨也在娛樂圈混不下去了嗎
其次也奇怪,老人家都一大把年紀了,來餐廳能做些什么呢。
結果她就好奇多看了幾眼,就被張仲景叫住“姑娘,你胃部有疾。”
王淑清一開始還沒聽明白,還是張仲景在胃部一邊比劃著一邊解釋,她才明白張仲景是什么意思。
“是老毛病了,這些天已經好不少了。”王淑清下意識回答,又覺得不對,仔細打量眼前的張仲景,看他頗有幾分仙風道骨,又轉念一想,這該不會是老板請來看風水算卦的吧。
她們店可是有道士來吃飯的,老板認識幾個也不奇怪,雖然她覺得她們店生意這么好,壓根沒有什么需要看風水的地方。
“大師,你給我看看吧。”擇日不如撞日,王淑清把張仲景誤會成了算卦的,干脆請他給自己看一卦,張仲景沒聽出她這里的看其實是算卦的意思,便坐下給她把脈。
其他人這時候也漸漸圍了上來,于是就成了蘇箬現在看到的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