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的清湯用牛肉、蘑菇、姜和其他香料熬制,湯底清澈,卻鮮甜動人。
5的和牛經過低溫慢煮,呈現美麗的粉紅色,鴨肝上淋了葡萄酒汁和牛肉醬,順滑到入口即化。
這道菜的底香濃郁,和牛本身的香味就已經足夠厚重,鴨肝細嫩豐腴,充足的油脂讓口感更潤更香。
帶著姜味的湯底,沖淡了菜品本身的油膩感,讓香味鎖在口中久久不散開。
因為有蘇箬的那句話,本就對蘇記評價極高的眾人期待值再度被拔高,甚至不顧形象地去看這最后一道主菜。
和牛鴨肝呈一個小小的圓型,由兩個半圓拼在一起,褐紅與棕褐色涇渭分明,一旁是淋著的波特酒汁和作為配菜的香草色拉與土豆脆片。
吃的時候要橫著切,把鴨肝與牛排一同切下來,送進嘴里,濃香就在唇齒之間爆開。牛肉外表微焦,里面卻嫩得稍微抿唇就能夠化開,鴨肝的絲滑就更不用多說,香甜而入口即化。
波特酒與牛肉湯底的融合讓這道菜從平平無奇的驚艷提升到了眾人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驚艷,無論是口感還是味道,這道菜給人的體驗都稱得上是無與倫比。
和牛與鴨肝的搭配稱得上是天作之合,配菜與湯底調和出一種難以形容,美妙而豐富的味道。
林怡芳的朋友握緊餐叉,不舍得放下,慢慢地品味著這道菜的醇香,他甚至有點感謝蔣總這個暴發戶杠精了,如果不是他,他們現在根本沒法吃到蘇記的各種美味,尤其是這道菜,讓整個宴席都達到了巔峰。
看著盤中的和牛鵝肝越來越少,他下手也越來越小心,切下來的部分也越來越小。這道菜最神奇的地方大概在于不會像其他菜一樣,入口是驚艷的,但是吃著吃著美味的閾值高了之后就會變得沒有那么驚艷。
和牛和鴨肝都是油潤的食材,但是搭配湯底卻驚訝得讓人不會覺得膩,而且香味綿長,越吃越能夠品到食材的香和調味的豐富,不但驚艷的程度沒有減弱,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強。
蔣總一直告訴自己要優雅,不要像那些沒見過世面的人一樣,越是眾人稱贊的食物,他越要挑毛病,這樣才能夠顯示出他與眾不同的品位。
可惜他一貫的做法在遇到蘇記的菜品之后每一次都會失效,他該怎么挑毛病,說這道菜太油膩但和牛和鴨肝這種本該油膩的食材,到了蘇箬手里,只留下了厚重油潤的口感,卻一點膩都沒有了。
說這道菜不好吃他就算硬著頭皮也說不出來這種話,更何況他剛剛吃的時候太投入,甚至連挑刺的念頭也都拋在腦后了,當時的吃相估計其他人也都看到了。
要是他非說不好吃,其他人會怎么想,覺得他連不好吃的東西都能大快朵頤,不就更顯得品味低下了嗎。
不過這道菜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分量太少。他之前參加各種宴請時最喜歡這一點,分量少就代表著只要吃幾口,盤子就空了大半,哪怕是遇到不喜歡的也能應付過去,很給主人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