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交易
最初的原意就是以物易物。
后來隨著文明發展,以物易物無法滿足,才逐漸成了以貨幣為媒介的價值交換。
宋小竹雖說沒想和邱舒雨進行交易,但邱舒雨拿走了她的石斧頭,又給了她一把鐵斧頭,達成了以物易物的過程。
宋小竹在心里揣摩著這個10筆交易可以在同一個人身上達成嗎交易的物品有限制嗎
可惜,宋小竹沒法拿邱舒雨做實驗。
兩人都窮得叮當響,能交換的東西少得可憐,至于吃食之類的,邱舒雨只會直接給她,而她也不好意思在給她一份簡餐后,再索要點什么。
至于用一個東西重復交易
宋小竹總覺得,不會簡單到這個地步。
如果真能用一個人刷完10次交易,那這任務b的獎勵等于白給,同為1級成長任務,前后的難度差距不該這么大。
要知道上次成長任務,她可是在用命換量子幣。
至于交易物品,宋小竹也心中有數,肯定是局限于“合成物”的,她把塑料瓶賣到回收站的行為,肯定不算是一筆交易。
不急。
宋小竹斂住心思。
哪怕沒有這個成長任務,她也打算和人做交易。
不管在哪個年代,錢都是好東西。
有錢能使鬼推磨。
她想要好好活下去,必須得有足夠的資本。
喝著“低污染的水”,吃著沒滋沒味的簡餐,一輩子躲在高污染的垃圾山那不叫活著。
那也回不了家。
“走啦小竹。”
“嗯”
天邊的烏云攔住了朝霞,一縷縷細弱的光掙扎而出,照在灰蒙蒙的社區,像螢火。
一高一矮,一壯碩一單薄的倆女孩,腳步輕快地走向伐木場。
宋小竹對伐木場的了解,僅限于某些種田游戲。
在那些游戲里,不管是伐木場還是礦場,都是一個小模型,前者能看到木頭,后者是石頭,只要用鼠標將其放在地上,就能自動采集木頭和石頭。
當然,游戲和現實差距極大,但到底是衍生自現實,還是有一定邏輯可循的,比如伐木場都是建在樹林茂盛的地方。
宋小竹來到這個世界后,去到最遠的地方,也就是距離白凈窩棚不到一公里的垃圾堆。
垃圾山是個統稱,在墨城人眼里,城外這整片區域都叫垃圾山,包括拾荒者社區、村落和伐木場。
身處“垃圾山”的流民門,自然是分得很清楚。
伐木場的瞧不起拾荒者,拾荒者瞧不起村落的土匪,村落的土匪瞧不起伐木場和拾荒者社區的墨城tian狗。
鄙視鏈這東西,哪都有。
兩人走了大約十五六分鐘,估摸著有兩公里路邱舒雨走得快,宋小竹也不甘落后,就差跑著追了遠遠看到了林場。
這一片區域的空氣質量,明顯比身后的垃圾山好多了,連那灰沉沉的薄霧都散了不少,逐漸能看到高高聳立的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