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舒雨撓撓頭“沒用啊,那怎么味道這么好。”
宋小竹也不解釋,只道“估計是餓到了吧。”
邱舒雨點點頭,忍不住把碗里的殘渣也給吃得一干二凈。
宋小竹當然沒用原力,事實上她壓根也沒有原力。
昨天她開啟了新的配方
“能吃的簡餐”。
早上的時候,她倒是想過,要不要把野菜糊給合成“能吃的簡餐”,又考慮到那60的成功率和自己的非酋體質
罷了罷了,回頭白老頭回來,發現一袋子野菜糊糊只剩下一兩勺他就不是刀子嘴豆腐心,而是打死她的心都有了。
當然,這野菜糊糊的味道的確變好了。
因為加入了“低污染的水”。
野菜粉本身的味道不怎么樣,再加上高污染的水,攪和出來的糊糊,不僅形似毒藥,味道也像。
煮野菜糊糊,水的占比很大,足足有七成。
將這七成水換成相對來說順口些的“低污染的水”,味道一下子就好起來了。
兩人一邊吃著早飯,宋小竹一邊向邱舒雨打聽著伐木場的情況。
邱舒雨對她沒有隱瞞,說得仔仔細細。
伐木場和拾荒者社區一樣,都有墨城的財閥庇護,同時也要向墨城定期提交足夠的資源。
尤其是伐木場,每月的九成的木材都運進了墨城,至于后續如何運轉,以邱舒雨的身份,很難知道。
宋小竹還挺好奇的“伐木場都是人工伐木”
邱舒雨搖搖頭“有很多大型設備,像是伐木機、砍樹機和鋸木機不過這些機器都是財閥所有,造價昂貴還需要能源石驅動,換算下來,還不如人工當然,人工的效率要低一些。”
宋小竹又聽到了一個新名詞能源石。
聽起來和覺醒石有點類似,不過功效不同。
邱舒雨說得這些,宋小竹也能理解。
在她的世界里,機械早就取代人工,成了高效率的代名詞,可在眼前的廢土世界,資源嚴重匱乏下,人力反而比機械劃算了。
或者該說,在垃圾山,人力比機械劃算。
畢竟這里的流民,命如草芥。
宋小竹又問道“那舒雨姐一天的工作是怎樣的,有規定必須砍倒多少棵樹嗎”
邱舒雨見宋小竹好奇,說得更細致了。
“伐木場的管理不嚴,一來是林場很大,大到你無法想象,二來是穆老板為人和善,待人寬厚,只要有把斧頭,都能去伐木,只是這個工錢吧,要看個人能力”
聽邱舒雨講述,這伐木場的管理機制和拾荒者社區有些像,都是把人放出去伐木拾荒,等回來了再根據木材品質垃圾品質,給予對應的金錢。
只是伐木場的門檻高一些,需要自備工具,砍樹也需要力量,同時也更加安全、安穩一些,缺點是不如拾荒的收益大,尤其是趕上搶荒,能一夜暴富。
聽到這里,宋小竹心思一動“舒雨姐,你能拿些木材給我嗎,我買你的,比伐木場那邊的價格”
她話沒說完,邱舒雨打斷道“說什么話呢,你要木頭和我說就是,不要錢”
宋小竹“哪能讓你白出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