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意上張家和葉家合作頗多,一到逢年過節,張家都會給他們家族里送年后,海產品這些都是少不了的,品質一直很穩定。
過了會兒,又有人來送東西,是馮迪家叔叔,在東北做山珍生意,給送了一車各色蘑菇、板栗等山貨過來。
山貨倒是其次,送來的一盒子野山參才是真的難得。
“我尋思你們做燉菜,肯定要放沙參這些,那肯定拉低檔次了,不如放人參”
謝過熱情的馮迪叔叔,葉小魚問他能待幾天。馮迪說說說他不忙,準備等到年后再回去。
葉小魚叫族人過來,幫馮迪叔叔安排一間房間住宿。
后頭又有其他地方的族人或者葉家的親朋好友來送東西的,當地政府給他們搭建的臨時放東西的棚子都不夠用。
葉清塵知道后,又臨時叫人過來搭了幾個棚子應急。
畢竟是葉家人辦宴會,臘月二十八就有很多葉家人請假過來幫忙,幫廚房干活,幫著
招待客人,忙得不亦樂乎。
第二天下午,譚文森葉南音帶著伏光過來,八王山下熱鬧的跟趕集一般。
葉清塵和葉秋都在,他們手里都有一份名單,都是求見小姑奶奶的客人。
一家三口到八王山下吃了晚飯后,歇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上午就開始見人。
這次來的遠客太多,葉南音主要是見客人,自家族人不著急,有的是見面的機會。
伏光一直乖巧地跟著師父身邊見客,等到中午,伏光找師公抱怨“好多人都是來跟師父求符的。
譚文森安慰似的摸摸她的頭多少年也難得見一回,也就忙這一次。
嗯。
伏光撒嬌“晚上不想見人了。”
你們晚上也沒空見人。
午飯后,葉南音就帶著伏光去屋里休息,睡足了覺起來,已經傍晚了。北京來的大領導已經到了,來了一長串大巴車,譚文森過去接待,和大領導握手。
葉眉領著家族后輩站在一旁,葉凱、葉立新、葉大兵、葉朵朵、葉東、葉北他們這幾個葉家的中流砥柱們交換了個眼神,心里很震撼。
他們都認出來了,跟著大領導過來的這些人,有科學家、醫生、高官、學者、商人等等。這些人,全都是在各行各業響當當的人物。
還有很多他們認不出來的人,這些人身份可能更加神秘。見師徒倆過來了,譚文森招手叫伏光過去伏光,快叫人。伏光跟著師父見過幾次,她笑著叫爺爺。
葉南音認識這兩位領導,關系還不錯,過去和領導們握手。面相豐潤的那位笑著問今晚上你是主祭人還是你家小天才
我主祭,伏光跟著學學。
“七八年那次祈福祭天,我還是在地方上工作,只是聽說有這么一回事,今晚上總算能現場看看了。
當年來觀看祈福的兩位老領導早已作古,二十多年,一代新人換舊人了二十年前為祈福大陣忙里忙外的張抱樸、張挺他們都還在,都已經退休養老了。
當年負責招待族人的葉秋、葉大兵、葉立新、葉凱等人,已經不是當年剛上大學的模
樣,身邊帶著妻兒老小,已經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了。
那會才剛出生沒兩個月,被葉霜和楊俊抱在懷里帶上山的清荷,如今已經長大,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
葉家族人都圍繞在葉南音身邊,葉南音的目光落在一張張蒼老或者年輕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