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兒交給我,我一會兒就回葉渠公社。謝謝了,麻煩你跑一趟。
不用這么客氣。”張林說“我來不及回去跟葉秋說,一會兒你幫我帶個話,跟她說我明天回來。
“行。
張林回葉渠公社的時候,順手買了兩斤肉,下車后直接去知青點。
“喲,張哥怎么今天有空回來”
稀客啊
張林把肉遞給一個女知青“稀客什么呀,我哪個月不過來”
大家伙兒都笑起來“正好,最近忙秋收累的不行,咱們晚上開開葷。”
大家伙洗菜的洗菜、燒火的燒火,看得出來,雖然秋收忙碌,也累人的很,大家有說有笑,狀態都還可以。
至少表面看著,不像有什么煩心事。
張林蹲過去幫忙擇菜“二十號就是中秋節,大家伙怎么過啊”
“該怎么過就怎么過唄。”
一個和張林關系好的男知青湊過來“隊長說了,中秋節隊里給我們出十斤面粉,我們打算自己烤月餅來吃。
你們還會烤月餅”張林夸張道“我以為你的水平,也就只能自己熬粥喝喝。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這話也沒說錯。
不過,都下鄉多少年了,廚藝肯定比以前好多了。
“去年隊長家不是做了月餅嘛,還給我們送了幾個,到時候我們去問問怎么做的,自己學著來唄。
“就是,咱們還有最后一塊臘肉,到時候做臘肉月餅。”啥,臘肉月餅月餅還有咸口的你丫南方的一個女知青忍不住笑別搭理他,南方也有咸口的,他就是故意這么說惹你。
說起中秋節,氣氛又熱烈了不少,張林瞬時問道“到時候你們要不要辦聚會把其他公社的知青請過來
“算了,現在怕是不合適。”
怎么不合適了”張林說“是不是怕月餅不夠分要是不夠,我想辦法給你們多弄點面粉過來,一年到頭聚一次也不容易。
不是因為舍不得吃的,是因為新莊公社。“新莊公社怎么了”張林反問。顧琴這個人張哥還記不記得
“記得,我記得她是上海來的知青,跟咱們一批來的,一直表現的很好,去年她不是拿到回城的名額回去了么。
從六九開始,就有知青回城的政策,只要通過知青小組評議,再通過公社推薦,知青辦審批等程序后就可以通過招工、參軍
等等政策回城。
顧琴表現好,通過了推薦和審批,上海那邊又有單位肯接收,去年年前,顧琴順利地回城了。當時正是過年期間,農閑,他們還給顧琴辦了一個簡單的歡送會。
“唉,回去是回去了,就是人沒了。”大家表情都有些難過。
張林心頭一跳怎么沒的不知道,我們也是聽李舟說的。
李舟也是新莊公社知青,聽說和顧琴是同學,李舟為人比較沉默寡言,和新莊公社其他知青點的知青關系處的一般,唯獨和顧琴關系十分要好。
開始大家以為他們倆在處對象呢,顧琴當眾否認,說他們只是朋友。顧琴否認之后再沒人提這個話,大家都知道,顧琴想回城。
平日里顧琴干活賣力,還和公社的社員們搞好關系,空閑的時間還會參加掃盲班,教不識字的社員們認字。
她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當初她被推選回城,就算看顧琴不順眼的人,都說不出反對的意見。
顧琴順理成章地回城了,顧琴的回城也激勵了其他想回城的知青,都學顧琴的路子,勤勤懇懇干活,為公社做貢獻。
特別是李舟,明明是一個內向的人,為了和社員們打好關系,主動去和人交談,還會幫人帶孩子,把大家都看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