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南音不急,再等三天就回山上。
清明節的時候,她送過一張紅符給一位葉家的老人。
三天后,那位老人的女兒親自過來報喪,她含著淚笑“今天早上我爸走的時候說,病歪歪這么幾年,今年這大半年過的最快活,想出去走走抬腳就走,想吃什么好吃的都能吃。”
“我爸,他是笑著走的,他說叫我替他謝謝您。”女人跪下磕了三個響頭才走。
許靜抹淚,起身送人出門。
屋里只剩下兩個小孩兒,譚文森問她紅符是什么。
“紅符啊,就是紅符,沒什么特別。”
“你騙人”
七歲的譚文森,某些時候經常露出小大人的表情,更多的時候,他還是個小孩兒。
比如,他生氣時,肉嘟嘟的臉頰鼓起來,無聲地表達他的態度。
經過這幾天相處,譚文森已經徹底相信葉南音的本事,他想為姥姥求一張紅符。
自從媽媽去世后,姥姥經常生病,臥床不起,今年醫生兩次暗示他們,姥姥可能活不了多久。
如果有紅符,能讓姥姥剩下的日子里過的舒心些,姥姥和姥爺肯定很愿意。
“紅符是給將死之人用的。”
沉默了半晌,譚文森才說,他知道。
葉南音不是什么有求必應的菩薩,她沒說不給,也沒說要給。
她去找媽媽,她要回山上。
“去吧,四方園里的晚桃子應該都熟了。”
第二天,許靜帶著女兒去山上,把還留在山下的美人也帶回去。
譚文森沒有跟,他等姥爺回來。
粱遠山當天下午回來,給葉家人帶回來一個消息,楊文科調職到林業局,昨天到任就被派出去公干。
“現在糧站的負責人是誰”
“還要求我們捐糧食不”
“新上任的領導人怎么樣”
葉家人一堆問題想問,粱遠山挑著能答的都答了。
糧站現在的負責人是原來的副站長,人還不錯。捐糧食的政策還有,不過不強制,主要看自愿。
聽到這里,葉家人松了口氣。
葉偉說“我們公社的糧食都分到社員手里了,既然說捐糧食全看自愿,大家回去自己想一想,要捐的話,回頭把糧食送到公社做個登記。”
圍在八卦樓前的葉家人散了,譚文森上前跟姥爺說紅符的事。
將死之人嗎想到老妻,粱遠山紅了眼眶。
“好孩子,你想的對,你姥姥”粱遠山嘆息道“如果真的時日無多,我想她肯定愿意健健康康地活著。”
“葉南音不給我。”譚文森有些郁悶。
“你別操心,我去跟他們談。”
聽說他們想要紅符,葉平川說“紅符是南音自己的事,你們想要,找她說去吧。”
“我們能去葉家祠堂”
“當然不能,不過你們能去四方園。”
除了祠堂之外,四方園不阻止外人進去。
粱遠山帶著外孫上山,趕在傍晚前到山上。
葉家族學剛下課,族學的孩子個個一頭大汗,好像是做了什么重體力活。
今天的老師是個石匠,抬石頭,打石頭,當然累了。
上山的山道,就是一代代葉家族學的孩子們慢慢鋪就的。
葉北興奮地跟哥哥說“我在我的那塊石頭上刻了我的名字。”
葉東輕哼一聲“我刻了我們全家的名字。”
葉北驚訝了一聲,嘿嘿地笑“那我明天也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奶的名字全部加上。”
葉小美嫌他們俗氣,她就不一樣了,她在她的那塊石頭上刻了一個練武的小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