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材科院的計劃是梁院長自己做出來的,即便實質上在這個計劃中古景耀確實成為了他的工具人,但他不可能讓古景耀去承擔計劃失敗的后果,當然如果計劃成功古景耀還是能夠分享到好處的。
古景耀其實也有些猜到了這件事情并不會簡單,但具體他確實不了解,他只是清楚這不是現階段的他能夠關心的。
而且如果想要減輕梁院長的壓力,對他來說最好的做法其實是專注于自己的研究,把自己想要做的東西搞出來,只要拿出了成果,一切的反對就都失去了意義。
被梁院長安排來給古景耀幫忙的還是之前說的何老師,主要也是考慮到何老師和古景耀比較熟悉,而且他是絕對支持梁院長的計劃,對古景耀本人也非常看好的。
只是即便之前再看好古景耀,何老師也不會想到,在古景耀平時還要上課和做其他事情的情況下,他只是帶了古景耀一個星期的時間,實驗室里的東西他就已經沒有什么可以教古景耀了。
被榨干了最后一滴知識的何老師雙眼發直地坐在實驗室的椅子上,一臉懷疑人生的表情。
如果說能夠考進京華大學的學子都是學霸中的學神,那么京華大學對老師的要求只會更高,作為京華大學的老師誰還不是個天才了呢
何老師平時還是非常有自信的,只是這種自信在古景耀身上遭受到了致命的打擊,甚至讓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白癡。
實驗室里的這些儀器設備,這些復雜的數據分析,這些繁瑣的實驗操作,是個正常人一次就能學會一個星期并且只用業余時間學習的情況下就能完全掌握的嗎
難道說這就是真正的天才的實力嗎
在古景耀的襯托下,何老師發現曾經自認為是天才的自己顯得黯淡無光,不由懷疑自己也許根本就不是自己認為的天才,而只是因為見識太少而自高自大的井底之蛙而已。
古景耀倒是沒有發現何老師的這種心理狀態,即便發現何老師的精神有些萎靡,也只是以為他是太累了。
畢竟他們大一實際上是剛開學的狀態,而眾所周知,開學總是各種忙亂的,而何老師還要來他的實驗室里幫忙,肯定就更忙了,累也是正常的。
實際上就算是古景耀自己,這段時間也沒有空關心其他東西,第九分院那邊的訓練課和理論課再加上私底下的加練時間安排變得更加緊湊,而京華大學這邊古景耀也抓緊一切時間掌握實驗室內的各種操作,他希望能夠盡快把自己的想法變為現實,爭分奪秒。
可想而知,古景耀根本沒法那么細致地去觀察何老師的心理狀態,在何老師的教學告一段落之后,古景耀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自己的實驗了。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得和何老師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