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錚等三名在服裝廠上班的知青也放了長假,安心復習。
這樣一來,服裝廠的人手就更緊張了。
好在宋書玉早知道他們干不長,因此并未將他們安置在不可或缺的崗位上,即便少了他們,服裝廠也能照樣運轉,就是有些捉襟見肘。
劉思勤就問宋書玉的意見“廠長,咱們廠子里忙不過來,要不要暫時招幾個頂替謝知青他們的位置”
幾個哪夠啊,但現在正是收購棉花的高峰期,廠子里資金有些緊張,多招人就意味著要多開工資,而且機器設備也不夠。
宋書玉琢磨了一會兒,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先招學徒吧,正好到了農閑的時間,就當咱們廠開個進修班了,也能幫大家做點事,一舉兩得。”
“還是廠長您想得周到,那招多少人”劉思勤問。
宋書玉想了想說“裁縫學徒30人,銷售學徒10人,就照上次的規矩來,通過了考核的錄入人才庫,下次招聘優先錄取這批人。”
上次他們的承諾已經兌現,凡是通過考核的上個月都已經入職了。
也就是延時入職,肯定好招人。
劉思勤笑著說“還是先局限在咱們大隊,還是全公社”
宋書玉為了減輕工作量便說“先咱們公社吧,下次正是招工的時候,可以讓其他公社有縫紉機和自行車的帶工具進廠。對了,你這陣子辛苦了,再給我招聘一名秘書,如果你忙不過來,財務再招一名會計做你的助手。”
現在廠子里的人多,事情也多,劉思勤掌管著財務,原材料購買,每天的銷售業績,還有發工資,做報表這些事都是她一個人在忙,偶爾還要兼任人力這塊。
可以說,她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但這么長期下去肯定不行,而且隨著廠子規模的擴大,宋書玉身邊也需要一個得力助手。
劉思勤笑著點頭“謝謝廠長,我這邊暫時還忙得過來,暫時不用再額外招人。對于秘書,您有哪些要求”
宋書玉順口就說“性別女,年齡在三十歲以下,初中以上文化,做事細致耐心,善于溝通。到時候你挑幾個符合條件的讓我選吧。”
秘書畢竟是要經常跟她相處的,除了這些大致條件符合,還得看起來舒服順眼才行。
劉思勤一一記下“好,到時候挑好了人再請您面試。”
“嗯,招工這事由你跟薛容、齊明負責。”以前已經招過一次,大家都有經驗了,宋書玉就不打算親歷親為了,而是放權將工作分給他們,畢竟是給他們招手下。
至于宋書玉,她要忙著招商。
沒錯,宋書玉準備招商。
現在貨越來越多,只靠銷售員走街串巷賣肯定不行,因為隨著銷售范圍的擴大,這個成本會越來越高,銷售的速度也會變慢。
至于去縣城找廠子,縣里就這么多家廠子,該找的都找過了,只能另辟蹊徑。
魯斌幾人就是宋書玉的試驗田。
過去大半年,他們一直在服裝廠拿貨,周末擺攤,后來又發動自己的親朋好友,或者將貨打包給幾十里外的親朋,自己從中抽取一部分利潤。
他們四人每個月能賣出去六七百件衣服,單提成每個月都能拿幾十上百塊,比他們的工資還高,幾個人對本職工作都沒那么上心了,要不是家里人壓著,他們都打算辭職不干了,來跟宋書玉混。
他們的成功也影響了身邊的親朋好友。
宋書玉透露出這個意思后,他們就介紹了幾個人加入兼職小攤販的行列。
但光他們介紹的這幾個人還不夠,宋書玉需要更多的人幫忙賣貨,最好是距離遠一些的,因為附近的市場都被他們開發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