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實在又豪橫。
謝家人的這份珍視讓宋書玉的顧慮少了許多。
她睜眼看著今天格外英俊的謝錚,笑著說“阿錚,謝謝你,不管以后怎么樣今天我很開心。”
不管以后謝錚會怎么選擇,哪怕是后悔了,拋下她,她也不后悔,也不會怨懟。
謝錚不喜歡她這種眼神,仿佛他們遲早會分開一樣。
他低頭親了親她“今天是咱們結婚的好日子,不要說那些不吉利的話,你說一次我親一次。”
騙子,明明說親一次的,最后卻親到了床上。
第二天起床,宋書玉都覺得不好意思面對長輩們了。
不過謝父謝母還有工作在身,要忙著趕回去,所以一大早起來,大家就收拾行李。
劉桂芝弄了一些地方特產給他們帶上。
宋書玉和謝錚一起將幾人送到了縣里,坐上去省城的車,這才返回了大隊。
新婚最大的改變就是謝錚搬到了宋家,兩人同進同出,幾乎天天都黏在一起,劉桂芝都直呼沒眼看。
宋書玉倒適應良好,可能是謝錚以前就愛粘著她,她早習慣了,也可能是工作壓力變大了。
因為公社那邊通知她,正月十六元宵節后,縣里的考察隊就要來了。
這可是關系著他們下半年有沒有源源不斷的原材料,宋書玉很緊張這事,先給服裝廠的職工們培養了一番,又天天跟宋建國、施明等大隊干部商量,考察隊來的時候,隊里的安排,怎樣才能將他們最好的一面展示給領導們。
這是他們紅旗公社今年的頭等大事,公社那邊也做了一些安排,粱干事甚至也天天往他們大隊跑。
在大家緊張的期盼下,正月十六這天終于到了。
縣里領導帶了二十多名公社干部到紅旗公社考察。
楊書記安排了秧歌舞歡迎他們。
在公社簡單的休息和吃了午飯后,一群人就浩浩湯湯地趕到了紅云大隊。
宋書玉和宋建國負責接待這第二程,先是參觀服裝廠。
服裝廠規模還小,十幾分鐘就參觀完了,但服裝廠的這種群策群力,發動廣大勞動群眾,共同建廠這種創新得到了領導們的表揚。
隨后,宋建國帶著大家去逛公社種植的棉花。
他們公社今年的棉花種植面積并沒有增加,但社員們種棉花的熱情更高了,不止是房前屋后,但凡哪里有塊空地的,都有人把草拔了,種上了棉花。
更有甚者,還在自家院子里用破瓷盆、壞掉的洗腳盆等容具種了一排棉花,真是做到了發揚廣大群眾,全民種花。
這些都是社員的自發行為。
由此可見,額外的收入對社員們有多大的吸引力。只要能掙錢,能讓日子好過一些,廣大的勞動人民都會不遺余力地去做。
領導們非常滿意,紅云大隊的種棉花的積極性實在是太高了,如果能夠家家戶戶推廣,每家一年多種個十斤八斤棉花,算下來,全縣一年就能多出上百萬斤棉花。
單是原材料,就能多賣好幾十萬元。
這可是沒什么風險的增收好辦法,確實值得全縣大力推廣,唯一的問題是這么多的棉花,紅云大隊服裝廠這樣規模的小廠子能吃下嗎
面對這個問題,宋書玉很自信“領導,您放心,說了收購我們就一定會收購的,如果各公社不放心,咱們可以簽一份收購協議。不過我們人手有限,離得遠的公社,我們可能會晚一些收購,但最遲不超過明年的三月。”
人手有限什么的都是幌子,還是錢不夠。他們要一邊收購一邊生產,然后邊賣邊回籠資金。
雖然這樣緊張了點,但宋書玉知道,其他公社肯定不會像他們公社的社員這么積極,所以最后的產量肯定要減掉一半左右。
花個大半年的時間,他們廠肯定能吃下這批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