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還是桂花嬸子憑借一己之力,將話題又繞了回來“還有個事,你們肯定不知道。趙文軍,齊春麗,還有虎子兄弟住一間屋。”
嬸子們瞠目結舌,哪有新媳婦進門跟侄子住一間屋的,趙家怎么想的啊太荒唐了吧。
“你胡說的吧,齊春麗能答應”有嬸子不信。
桂花嬸子篤定的說“這事千真萬確。趙家總共就四間睡覺的屋子,葛慧玲兩口子睡一間屋,老大兩口子帶著女兒睡一間屋,老三兩口子睡一間屋,聽說陶碧又有了,趙文軍和兩個侄子睡一間屋。這齊春麗去了,不跟他們睡一間屋,那睡哪里趙家本來是想讓趙文軍入贅,壓根兒就沒準備他結婚的房子。”
確實分不出房子。
但虎子兄弟倆雖說只有幾歲害不懂事,但跟新進門的嬸娘睡一間屋也不妥啊。
這時候大家都有些同情齊春麗了,放著公社的房子不住,國家糧不吃,非得進趙家門受這等委屈,圖什么啊
宋書玉也聽得目瞪口呆。
趙家人真是有一次刷新了她的認知。
她上輩子倒是沒遇到這種事。葛慧玲雖然有時候陰陽怪氣,經常在趙文軍面前挑撥是非。
但因為趙文軍是入贅到她家的,她干活厲害,拿的工分高,又不跟趙家人在一個鍋里吃飯,葛慧玲也只能偶爾尖酸刻薄兩句,拿她沒法。
但齊春麗就不一樣了。
齊春麗先是拋棄趙文軍,后來又死皮賴臉要嫁給對方,把兩家人的名聲都搞臭。而且她現在跟家里鬧翻了,沒有娘家撐腰做主,離了趙家,她連住的地方都沒有,葛慧玲他們還不使勁兒地磋磨她。
不過依宋書玉對齊春麗的了解,她并不是能吃苦,能忍耐的性格,能忍這一時之氣,但不可能一直忍著,遲早會爆發。
到時候不知道她跟葛慧玲誰棋高一著。但趙文軍夾在中間,肯定不好受。
宋書玉這一上午都聽八卦去了。
桂花嬸子生在鄉下真是屈才了,要是生在香江,肯定是個好狗仔。這大隊里幾乎就沒有她不知道的事,甚至連附近幾個大隊的事她也知道不少,講起八卦來一套一套的,甚至不少人物都是串聯的。
搞得中午下工回去時,好些個嬸子還意猶未盡,連說下午繼續。
這段時間的任務都是翻地。
直到元宵節后,地還沒挖完。
正月十六號這天,宋書玉請了一天假,因為她去刺繡廠交貨。本來謝錚想跟她一塊兒去買自行車的,但魯斌那邊讓他去拉糧,便只能等下次了。
宋書玉將繡品包好,怕壓壞了,繡品都特意放在一個木頭箱子里,然后捆綁在自行車的后座。接著她又提了一袋子約莫三四斤的炒花生,綁在箱子上方,這才出發。
到了刺繡廠門口,宋書玉先在門衛室停了一下,提著炒花生敲開了門“叔,我又來了,好久不見,你看起來比上回精神多了。”
老大爺就喜歡聽好話,他抖了抖雙臂,笑呵呵地說“這不是天氣變暖和了嗎我減了一件毛衣,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
“難怪呢,叔,我就看叔瘦了不少嘛。叔,這是我奶奶炒的花生,她的炒花生那可咱們村的一絕,焦而不糊,可好吃了,聽說你偶爾喜歡喝點小酒,帶來給您下酒的。”宋書玉將袋子遞了上去。
老大爺有點不好意思“這小宋,這哪成,叔哪能每次都要你的東西,你拿回去。”
他也是要臉的好吧,一兩毛錢的煙偶爾收一次就算了。這花生米好幾毛一斤,這么一袋子,少說也得一兩塊錢。老這么占人家小姑娘便宜,他可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