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比代課老師和繡娘們的收入都高了,而且她還不用每天忙活,只需隔一段時間去一趟縣城。
這也太劃算了,施明有點后悔,早知道宋建國開這么高的工資給宋書玉,他說什么都不讓。沒道理一個小姑娘能做好的事,他還干不了。
倒是繡娘們都沒什么意見,紛紛說“應該的”。
畢竟能得這么個工作,她們已經很開心了,宋書玉幫她們跑腿忙活,分一點錢也是應該的。
宋建國很滿意,正想將這事定下來就聽宋書玉說“多謝各位領導和嬸子、嫂子們的信任。我家也要吃飯,工資我就不推辭了,不過給我5就行了,還有5留給大隊做發展資金,以后大隊要買點什么、修點什么,上面的撥款不夠的時候大隊賬上有錢可以自己補上。以后大隊有什么想法,想弄一些產業,也有啟動資金。”
這思想覺悟太高了,送到手邊的錢都能推出去,還能為大隊的以后著想,光這份見識和意志就甩出他們一大截。施明有些明白宋建國為何這么喜歡這女娃,還不遺余力地提攜她了。
只要宋書玉這輩子不走偏,將來肯定有出息。
施明對宋書玉另眼相看,有意賣她一個好,笑道“宋書記,書玉這提議很好,不過刺繡小隊的成立她費了不少心血,拿5太少了,不如8吧。”
這態度轉變得未免太快了,宋書玉哭笑不得,說道“謝謝大隊長的好意,增加我工資的方式不止增加提成這個辦法,等咱們刺繡小隊的規模擴大了,我的工資也跟著漲了嘛。這也是對我的一種激勵方式,鞭策我兢兢業業工作,為社員們謀取更多的福利。”
一席話既為了她將來漲工資做了鋪墊,同時也將她的個人利益跟大隊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了。以后哪怕看她掙了大錢,也頂多有些人在私底下酸幾句,沒人敢當著她的面說三道四。
施明深深地瞥了宋書玉一記,這女娃以前雖然也聰明能干,但沒這么老練啊。現在說話做事一套一套的,比他這個老東西都還會來事。
他積極的捧場“宋書記,我相信書玉一定能帶領咱們的刺繡小隊發展壯大,我同意。”
大隊一二把手都這個意思,李雙全和趙淑芬更沒意見了,兩人也都跟著附和說好話。
宋建國很滿意“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這么決定了,書玉,以后大隊的刺繡小隊就交給你了。”
宋書玉微笑著說“謝謝宋書記、施大隊長、李會計、趙主任幾位領導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說干出多大的業績吧,至少不能丟了咱們紅云大隊的人”
“說得好,書玉這小同志的思想覺悟就是高。”趙淑芬立馬接話贊道。
宋書玉沖她感激一笑,接著說“幾位領導,刺繡廠的質量的要求很高,為了咱們這個刺繡小隊能長期干下去,并擴大規模,讓更多的社員受益,因此當著幾位領導的面,我想給刺繡廠制定幾條規矩,領導們幫我把把關,看合不合適,有什么需要增減的。”
幾位村干部都點頭,示意宋書玉往下說。
宋書玉斂了笑道“第一,繡品不能帶回家中。因為很多布料、絲線只有刺繡廠有,有些價格還比較昂貴,如果帶回家弄壞了或是沾染上了污漬洗不掉,我們沒法向刺繡廠交代。第二,繡品因為大小、花樣復雜程度不同,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同,價格也有高低,每個人量力而行,不要為了高工錢而挑自己完成不了的任務,否則一旦損壞繡品或是到期不能完成任務,將罰款一元。凡是違規兩次者,將開除刺繡小隊。”
這么嚴繡娘們面面相覷,她們還以為能把刺繡拿回家做,一邊忙家里的,一邊刺繡,兩不耽誤呢。
宋建國板著臉咳了一聲“書玉提出的這兩條規矩是為了保證繡品的質量,這關系著咱們大隊能不能繼續接到刺繡廠的單子。大家要是想能夠長久地干這個工作,那就好好遵守規定,否則一旦出了問題,砸的不止是自己的飯碗,而是所有人的飯碗,希望大家重視這兩條規矩,相互監督。”
繡娘們這才點頭。
原材料有了,規矩定下來了,人手也招募齊了,接下來就工作的事了。
施明說“書玉,你不讓大家將繡品帶回家,那大家去哪里刺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