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國想起自己承諾要請對方喝酒的事,也跟了過去,說明了來意。
老大爺很高興,他不去是一回事,別人請不請又是另一回事。
“你們的心意我領了,我這還上著班呢,以后有機會再說吧。”
見他推辭,宋建國從口袋里掏了一包煙塞給老大爺“成,那下次您可一定要賞臉。”
又聊了幾句,把老大爺哄得眉開眼笑的,兩人才離開了刺繡廠。
走到一段距離,宋書玉翻開協議看了一遍。
這會兒都是國營工廠,原材料的來源、產品銷路都有計劃委員會規劃,不同工廠的合作根本不需要合同制約。
因此這份協議簡單極了,只寫了半頁紙,內容則是刺繡廠與紅云大隊合作,優先將單子委托給紅云大隊生產,連交貨日期,結賬方式,違約的處理辦法等等都沒寫,可以說是漏洞百出。
“是不是協議有問題”宋建國見宋書玉盯著協議不說話,有些心慌。
宋書玉將紙折了起來,還給宋建國“叔,沒什么問題,咱們的合作本來就很松散,萬一哪天雙方不想干了,說一聲就散了,這協議就夠了。”
宋建國放心了“那就行,走吧,咱們回去把這好消息告訴大家。”
兩人高興地趕回了村里,當天就用喇叭通知入選的12名婦女和大隊干部們到宋建國家開會。
施明和趙淑芬家離得比較遠,所以兩人來得最遲。
一進院子看到昨天那群婦女也都在,施明馬上猜到了什么,笑呵呵地說“宋書記,今天你可不能再賣關子,吊我們的胃口了。”
趙淑芬也望了過去。
昨天在趙家不歡而散后,她氣得都忘了這事,等回到家才想起,也不好意思再去找宋書玉了。
“我今天請大家過來,正是為了這個事。”宋建國拿出協議,遞給幾個村干部,“這是今天跟刺繡廠簽委托生產的協議。”
施明、李雙全和趙淑芬幾人都湊了過去,等看清協議的內容后,大家都喜不自勝“也就是說,相當于咱們大隊以后要多十幾名民辦老師了。”
現在民辦代課老師,一個月也就八塊十塊錢的工資,大隊里的高中生,還有知青們都搶著干,為爭一個名額使出渾身解數。
可一個大隊的小學才幾個班,總共也要不了幾名老師。
現在宋建國不聲不響就弄了這么多崗位,哪怕只是臨時的也很令人興奮。
“宋書記,你可真厲害,怎么不叫我給您拎東西跑跑腿。”李雙全殷勤地說。
宋建國擺擺手,指著旁邊的宋書玉說“這都是書玉的功勞,也是她先跟刺繡廠談的,我只是幫她打打下手。書玉是這事的最大功臣,因此我提議,由書玉來做刺繡小隊的負責人。”
這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
宋書玉今年才19歲啊,竟一聲不吭地單槍匹馬地進城跟國營大廠的廠長談買賣,換成村里的大老爺們也沒這個勇氣啊。
這人跟人比,差距咋那么大呢
趙淑芬的心情就更復雜了,她昨天才說讓葛慧玲他們別后悔,哪曉得今天就要應驗了,這臉也打得太快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