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異人的妻子與孩子是最好的掩護,他們在趙,趙王便不會懷疑此時的異人已悄悄回秦。
那時的戰國時代沒有悔教夫君覓封侯的詩句,否則她定然深以為然,將寫詩人引為知己。
那時的她只知道她前半生的好運氣在異人回秦的那一日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逃亡與折磨。
不幸中的萬幸是她略有家資,大把大把的錢撒下去,才換來她與兒子的幾日安穩。
可見了錢的官吏就像吃了肉的豺狼,永遠不知道滿足,今日給了錢,明日還要給,后日更是省不了,父母辛苦半生才置辦下來的家資,不過半年時間便被他們搬走大半,曾經富甲一方的趙家,只剩下一個空殼子。
為了躲避官吏們的搜捕,也為了躲避他們的與獅子大張口,她與父母不得不離開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搬到偏僻鄉下過日子。
但禍事從不單行。
在與官吏們纏斗的這半年時間里,她的父母油盡燈枯,相繼離世,辦完父母葬禮,所剩無幾的錢更加捉襟見肘,捉襟見肘到讓她這個只知享樂不知經營的人都開始扣扣搜搜,連漂亮衣服都舍不得買。
衣服不能買孩子卻還要養,牙牙學語的嬰孩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飯穿衣萬萬馬虎不得,她省下來的錢全部填在他身上,她日漸消瘦,他卻福娃娃似的白白胖胖,仿佛她瘦下來的肉全部長在了他身上。
可單給孩子吃喝是不夠的,他不是普通家的孩子,而是秦王孫的兒子,他不僅要吃飽穿暖,更要習四書五經,通曉諸國語言,只有這樣,才不會回秦宮之后被人瞧不起,說他是商戶女生的孩子,就是沒見識。
她才不要讓她的兒子被人瞧不起。
她吃了那么多苦頭嫁給異人,一為異人的臉,二為的是揚眉吐氣,不再讓子孫后代當被人輕視的低賤商人。
她的兒子是王孫貴族,是高高在上的王族,被所有人仰視膜拜的王族,而不是商人之后
她典賣了自己的釵環首飾。
連帶著那些呂不韋送給她的奇珍異寶,全部被她咬牙賣掉,不就是錢嗎她湊就是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錢財換不來兒子博學多才好眼光。
她算是看明白了,呂不韋秦異人那兩個狗男人根本靠不住,她后半生過得是好是壞,還得看她兒子的造化。
兒子能當王孫貴族,她就是舒舒服服的太夫人,兒子若能問鼎帝位,那她就是萬人之上的太后,為了以后的太后日子,現在賣些釵環首飾都是值得的。
若能當太后她想要什么樣的首飾會沒有甚至就連她的前相好呂不韋,在她面前都得恭恭敬敬。
事實證明,砸鍋賣鐵給政兒請師父是她做過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政兒是她見過的最聰明的一個人,呂不韋與秦異人綁一塊也不及她兒子,而政兒也沒有辜負她的期望,竟真的成了秦王,讓她做了秦國的太后。
她成了大秦的太后,終于能苦盡甘來,過些舒心日子,可呂不韋竟畏懼政兒逐漸長大,不敢與她親近,而敢與她親近的嫪毐,竟被政兒夷三族
連自己想過的日子都過不了,她這個太后當得還有什么意思
她當太后是為了隨心所欲的,不是被束縛在太后的規矩里,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的
“你父親當年為了太子之位拋下我,如今你也一樣,為了你所謂的面子,完全不顧惜我的死活”
趙姬破口大罵,“你身為秦王,后宮姬妾無數,我為秦王之母,為王太后,憑什么連一個嫪毐都不能有”
“民間喪夫寡婦尚能再嫁,憑什么王太后不可以”
趙太后歇斯底里。
“因為民間喪夫寡婦不會與新歡一起謀害自己先前的孩子。”
嬴政聲音冷冷。
趙太后動作微微一頓。
“母后,孤說過,供您取樂的玩意兒,您想要多少,孤便給您多少。”
嬴政鳳目輕瞇,“但那些玩意兒若想染指權勢,便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