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賁抬手給自己斟了半盞酒,打斷王離的請奏,“后日便要登泰山,你與皇太女是亞祭,可曾與皇太女梳理亞祭流程”
這顯然是把他支走的說辭,王離有些不耐,“不曾。”
“既不曾,便該去與皇太女梳理流程。”
王賁對好大兒的不耐視而不見,悠哉悠哉飲著酒。
樊噲肅然起敬。
只有這樣的老子,才能養得出如此是抗壓的兒子。
王離急了,“阿父”
王賁斜眼看向王離,“怎么”
四目相對,王離清楚看到自己父親眼底的凌厲神色,那是他從未見過的銳利迫人,讓人看一眼便哆嗦一眼。
這才是身經百戰但從無敗績的上將軍的本色,而不是整日懶洋洋的矜貴關中貴族。
“沒怎么。”
王離收回視線,懨懨道,“我這便去梳理祭祀流程。”
鶴華這才松了一口氣。
天賦是最不講道理的,有時候,該認慫的時候就該去認慫,而不是一頭撞在南墻不回頭。
鶴華向嬴政道,“阿父,我與王離先去對流程。”
“去吧。”
嬴政頷首。
鶴華起身,給王離使了個眼色。
王離不情不愿跟著起身,隨鶴華一同出內殿。
“十一,你也覺得我贏不了”
兩人走出內殿,王離在長廊拐角停下腳步,聲音低低問鶴華。
鶴華笑了一下,“王離,你贏不了楚人,你就不是一個好將軍嗎”
“還是說,非要戰無不勝,才有資格被人稱一聲將軍”
“可是”
“沒有可是。”
鶴華轉身,看向無精打采的將軍,“你曾與我說過,出身將門世家,是你最大的榮耀,既然知道是榮耀,便該守護這份榮耀,不要去做有損將門榮耀的事情。”
最初看三國演義時,她不懂諸葛亮為什么放著老當益壯的趙云不用,而是用廖化做先鋒,但現在,她明白了,那時的趙云已不是一位將軍,而是蜀軍的壓艙石。
因為只要有趙云在,蜀軍的士氣與軍心便在,哪怕他們打了敗仗,他們也會想,沒關系,這次是他們不夠英勇,如果有趙將軍在,那么一切都會與之不同,所以哪怕吃了敗仗,他們也不會士氣大傷,而是很快便能重振旗鼓,卷土重來。
這是趙云存在的意義,不可戰勝的神話。
所以諸葛亮寧愿將趙云束之高閣,也不想讓這位將軍上戰場。
當然,后來的諸葛亮耐不住趙云的再三請求,因為自己著實無人可用,便將這位將軍帶上戰場便是另外一件事了,但作為蜀軍的壓艙石,白發蒼蒼的老將軍趙云依舊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主力軍大敗,他盛名在外,自請為疑軍,以自己吸引敵軍主力,借以掩護自家主力軍撤退。
這種事情放在其他人身上是人生最后一仗的悲壯收場,但他不僅能掩護主軍撤退,還能把自己的人全部帶回去,讓人不得不承認天賦就是這么不講道理,趙云不愧是蜀軍的定海神針,有他在,蜀軍真的很安心。
鶴華抬頭看王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