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早有封禪泰山的想法,齊郡的郡守便早早在離泰山不遠的地方修建了行宮,供嬴政封禪時居住。
帝王車輦尚未抵達行宮,郡守便領著齊郡的大小官員在等候,而齊郡的百姓得知帝王駕臨,也忍不住跟著前來湊熱鬧,可惜齊郡郡守怕黔首里混進借機生事的刺客,便調動衛士們將黔首們遠遠隔在外面,盡管被衛士們擋著,但黔首們熱情不減,看到帝王車隊遮天蔽日而來,忍不住呼聲震天
“陛下”
“參見陛下”
“陛下千秋萬歲,大秦盛世永昌”
齊魯之地雖是儒家興盛之地,華夏大地里人均文化水平最高的地方,但這并不代表這里的人全部都是儒家子弟,他們更多的是普通黔首,面朝黃土背朝天,有機會讀書識字,是因為陛下降旨,著令各地郡守開展掃盲,讓每個村都有能看得懂秦字的人,這樣方便政令的執行。
雖略識幾個字,但他們終究不是天天與文字打交道的人,他們都是最樸實無華的黔首,說話沒那么規矩漂亮,出口成章,看到帝王車輦,他們本能跪拜在地,說著在他們認知里最好的話千秋萬歲,盛世永昌。
他們的陛下才不是之前六國貴族們所說的暴君,而是一個雄才壯志的帝王,雖好戰了點,但也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對于他們來講,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那便是最好的帝王
黔首們的歡呼聲一浪壓過一浪,聽得齊郡郡守心口直抽抽。
被他們這么一喊,齊魯之地的禮儀之鄉的帽子怕不是再也帶不上。
聽聽,這都是什么話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齊郡郡守面色微尬,隔著轎簾向嬴政道,“陛下,山野黔首粗鄙不堪,不通規矩,讓陛下見笑了。”
“阿父,我瞧著他們很好。”
帝王聲音尚未響起,里面卻傳來一道清亮女聲,齊郡郡守眼皮微跳,頓覺傳言果然不虛,陛下果然極寵這位皇太女,能在帝王面前插話,還能被帝王帶來封禪泰山,這位皇太女果然是寵冠諸公子公主,是帝王心尖尖上的人物。
郡守與心腹交換視線。
對待這位皇太女,要向對待陛下一樣恭敬。
“天天聽那些阿諛奉承有什么意思”
鶴華道,“還不如聽一聽黔首們的聲音,他們不懂華麗的辭藻,所說所講都是自己的肺腑之言,這樣的話聽著才有意思。”
可惜這個時代講究尊卑分明,上位者與群眾們打成一片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要不然她真想去黔首群里走一走,聽一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黔首的話要聽,公卿大夫的話也要聽。”
帝王聲音不辨喜怒。
“阿父,我知道。”
鶴華輕輕一笑,“郡守還在外面,阿父,是否通傳”
“傳。”
嬴政道。
轎簾被掀開。
郡守連忙上前,躬身向嬴政見禮,“陛下,封禪大禮已全部準備完畢,只待陛下歇息幾日,養足精神之后,便可登泰山封禪。”
順著被寺人打開的轎簾,嬴政瞧了眼不遠處的行宮,這里是齊魯之地,民俗風氣與關中之地大不相同,關中的咸陽城巍峨威嚴,氣勢磅礴,而齊魯之地的行宮,卻是處處透著周禮之風的風雅雋秀,讓人很容易聯想到這里是齊魯孔孟之地。
嬴政掀了下眼皮,“短短時間內便修建好行宮,準備好一切,你做得很好。”
“為陛下做事,當然盡心竭力,不敢有絲毫懈怠。”
郡守大喜。
陛下夸他的這句話,足以記在家譜,永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