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50imr"><label id="50imr"></label></button>

  • <em id="50imr"><ol id="50imr"></ol></em>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 153 洪承疇深吸一口涼氣

            153 洪承疇深吸一口涼氣(1 / 2)

            洪承疇在營帳內走來走去,心中萬千思緒翻過,想到楊子正的分析,又想到這封信的由來,從宮里出來的,是什么意思?

            皇上要向他表達什么意思?想撤退,皇上他開不了這個口?所以暗示?

            只是這樣他洪承疇要成為背鍋的了,群臣怪罪起來,皇上是會推脫的,因為他從未下過撤退的命令。

            他洪承疇要不要替皇上背這個鍋?

            只是這個鍋有點大啊,他洪承疇要背著違令抗旨的鍋不說,還要背著歷史罵名的,歷史是會罵他洪承疇不救錦州,導致錦州失陷。

            但若是不背這個鍋,那有可能如楊子正所預測的那樣,遼東失,全軍沒,大明危也。

            左右為難啊,正如楊子正說的那樣,不救,軍心失,救,遼東失。

            難道就沒有兩全之策?把楊子正找來問計啊,這皇上啊,這么簡單的方法為什么使呢?

            既然人家都看出問題來了,我們都想不出辦法,為什么不找人家問計?

            “總督大人,夜不收來報,建奴在我后方廣挖壕溝,恐怕是……”

            “啊?快,快升軍帳,讓各位總兵來議事。”洪承疇瞬間的感覺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來不及了。

            哪怕是撤退都來不及了,看樣子正如楊子正所說,這是圍點打援,現在是要把他們全留下來吃掉,這下真正的露出了皇太極的野心了。

            在議事之前,洪承疇腦海里轉了幾個彎,想了上萬個想法,在地圖面前看來看去,根據情報,建奴已經在他們的后方挖了幾道工事,是戰馬無法躍過的壕溝。

            這就是要將他們包圍起來,然后逐步蠶食掉啊,可惜的是他們竟一直毫無察覺,再想一下自己的排兵布陣,他立馬發現了問題。

            目前明軍的排兵有大問題,重兵集結在前,但是后隊的疏漏很大,洪承疇頓時嚇得自己冷汗都下來了。

            這,這都怪朝堂上下,加上軍中的兩位督軍天天催他,導致他也有點亂了陣腳。

            不行,必須得改變策略,但是又不能讓諸位將領看出端倪,他必須要做到以下幾三點。

            一是,他不能在全軍將領面說撤退的事。

            二是,一定要穩住將領們的信心,不能因為建奴在斷他們的后路而慌了手腳。

            三是,不能讓兩督軍以為他要逃跑,而動用權力阻撓他的計劃。

            這真特么的坑人,崇禎暗示了他,卻不撤掉掣肘他的人,這叫什么事嘛。

            在崇禎手下當臣子真不好當啊!

            等各位總兵都進帳后,各位總兵也是疑惑,這才剛剛結束議事,怎么又議了?

            “各位,事態緊急。因為我接到密報,說皇太極在我前方布了重兵,且設置了包圍,等我軍往里鉆,那他們就可以把我們包圍了。因此,之前的部署明顯不適合了,本總督這才匆匆把各位再召回來重新商議。”

            “本總督是這樣想的,既然建奴在我前方設伏,那肯定會有鉗住我軍不讓我軍后退的隊伍。如此,我軍可反著來,佯裝后退,先把鉗住我部的建奴拉出他們的包圍圈,然后我們在他們的包圍圈外面把這支隊伍先滅之,使之建奴的包圍失去力量,我軍再掉頭殺向錦州解圍……”

            洪承疇是個聰明人,他很快的分析出了戰場上的形勢,以及建奴必使的戰術。所以,他干脆順著建奴的戰術來,重新部署,這樣建奴看不出他的意圖,自己本部也看不出他的意圖。

            最新小說: 不做女主做系統 特種兵:開局打爆一個連 紅樓潛龍 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登基吧!大王! 紈绔小將軍 帝國大閑人 煙冥望阡陌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云龍
            <button id="50imr"><label id="50imr"></label></button>

          1. <em id="50imr"><ol id="50imr"></ol></em>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