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子正與陳維崧趕到湄樓時,吳綺與張養重也已經到了,也帶來了另一個陌生人,但很明顯陳維崧是認識這個陌生人的。
“方叔叔?你怎么會在這里,你不是赴京趕考去了嗎?”很顯然陳維崧很是意外。
“哈哈,賢侄,你方叔我后天再走,這些日子復社還有點事。”這個陌生人說道。
“楊兄,這是我叔叔,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陳維崧興奮的給楊子正介紹道。
“啊,原來是方叔,方叔大名我早已如雷貫耳,久仰久仰。晚輩曾讀過方叔的《特理小識》收獲頗豐,也常常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
能遇到方以智這讓楊子正很意外,因為方以智這個人物博覽群書,中西皆通,曾拜學過許多的民間高士,也請教過來華的畢方濟與湯若望,所以說他中西皆通,這是在明朝來說少有的幾個能通中西的人才了。
先不論四公子如何,也不論復社的主張如何,光論人才,這方以智是絕對的大才之一。
看到方以智,楊子正都差點流口水了,很想把他給綁回去。
“哈哈,我也是對楊賢侄久仰大名了,我聽定生大哥說,他曾與維崧在武昌認識過一個妙公子楊子正。這次楊公子來南京定生大哥正是因為與我等有要事商議,這才讓維崧代為招待。”
“這不,我今天聽說你昨晚在白門姑娘這里作的詩詞以及曲,我就迫不及的想來一會,我擔心我不來一會,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機會再遇到你。”
“好,好,晚輩也很想與方叔聊一聊,剛好,我帶了一壇我們那釀的美酒,等會與大家一起品品。”楊子正興奮的說道。
“哦,什么名酒?賢侄你可要知道吾父可是湖廣的父母官哦。”方以智打趣道。
“哈哈,保證方叔以及各位兄弟沒喝過,這是我們老家剛剛秘制出來的酒。”
“那各位公子還等什么?趕緊入座,品酒啊。”寇白門也是很興奮的,因為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來了啊,這可是個大人物啊。
四公子當中以方以智的家學最為豐厚,他可是出身士大夫家族,以智祖父方大鎮,曾任萬歷朝大理寺少卿,父親方孔照,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崇禎朝官至湖廣巡撫。
曾祖父與外曾祖父都是大明的名士,學究天人的那種人。
像這樣的名人來她寇白門的小樓,那是秦淮河上多少煙花女子求不來的。
“哈哈,好,平子,拿酒來。”楊子正興奮的一揮手,姬石平就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出現在眾人面前,手里還拎著一壇酒,看他的表情還有點肉痛。
眾人一看酒壇上貼著‘酒鬼酒’三個字頓時精神一振,這名字取得霸氣啊。
“哈哈,賢侄,你們這酒的名字取得好啊。酒鬼酒!有什么講究沒有?”方以智也是非常的興奮。
“沒什么講究,這酒就是烈,好酒之人喜歡,很容易醉人。所以這酒就叫‘酒鬼酒’。我們還有酒詞的: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贅;酒鬼喝酒鬼,千杯不會醉。無上妙品,酒鬼酒!”
“嚯,這詞寫得好,來,來,來,我等不及了。”說到底方以智也才是個二十八九歲的人,其實也是個年輕人,所以一來了興致立馬年輕人的本色就暴露了出來。
等楊子正把封泥一拍開,那濃濃的酒香味立馬飄了出來,這么濃的酒香這個時代根本沒有啊。
“哇,楊兄,快快快,快倒上,這酒太香了。”吳綺更加的迫不及待了。
楊子正立馬把壇子里的酒倒進酒壺里,然后寇白門立馬給各位倒進酒杯里。
“來,啥也別說,先連飲三杯。”楊子正舉起杯說完話便先一口把酒悶下,然后享受著烈酒的滋味,這種感覺讓他回到了二十一世紀,穿行于娛樂圈的交際圈,那才叫美女如云,才子如狗……
“嘖嘖,爽,爽!”
“嘶,再來。”
“好,好,好酒。”
“呀,此酒甚烈!”
咳,看著寇白門再給大家倒上,繼續喝。
三杯酒鬼酒下肚。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張養重突然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