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陽古將軍不計前嫌、以德報怨,令人佩服。”飄云開解他說。
“可我終究辜負了長空。古剎之戰,我本是想殺了屈出律為長空報仇”塔陽古咬牙切齒,“但轉念一想,萬事在變,連乃蠻五帝都棄暗投明,誰知道屈出律癡呆后會不會改邪歸正長空他,理應能明白我”
“您請戰是為義氣,戰時才知要為家國。終究是忠義兩難。”飄云理解地說。
“什么啊,我只是為了自己。”塔陽古噙淚搖頭。
“不管過去的恩怨了。塔陽古將軍,從今往后,西遼的子民,就拜托您保護啦。”靈犀微笑。
“是這擔子,我會背到閉眼的那一刻。”塔陽古鐵骨錚錚地表示,一定守諾。
窩闊臺從盟誓現場轉過身來的一剎,嘴角的笑容就縫不住。
從環慶毒災開始,他就聽木華黎對父汗來信說林阡和曹王最終都會卡在“仁慈”這一步呵,木軍師預言何其準
“這掀天匿地陣,可直接教父汗絕地翻盤。”窩闊臺笑畢,卻又暗暗嘆了口氣,他了解,父汗后知后覺,非但不會高興,反而會覺得屈辱之至,因為父汗他畢竟是個戰士。
所以窩闊臺決定對盟誓反悔之后,立刻就擬好了將來勸父汗寬心的說辭“父汗,我聽人提過一種叫離岸流的浪潮,由近岸波浪和陸地共同作用而形成、悄悄從岸邊沖向外海,當它出現之時,會突然將人從灘上拽去外海。這時,如果非要掙扎、逆流游動,十有八九會溺死其中。唯一活命的方法,就是順著水流漂浮。”
“毀約背盟,是出爾反爾。即便勝,也勝之不武”暌違多時的哲別在耳邊說,他倒是個守盟約的,自鎮戎州敗給鳳簫吟之后就一直不曾參戰,如今之所以重返窩闊臺身邊,是見不得窩闊臺形單影孤。
窩闊臺對哲別也是同樣一副說辭“出爾反爾看似不義,但勢在必行它就是對的。只要結果是符合天意的勝,還管什么勝的過程光不光彩。”
“可林阡說過千年后,當世的風流人物都成歷史,唯公道,在后來的蕓蕓眾生之間流傳”哲別面露難色,這盟誓,列國全都有見證人
“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只看形勢。形勢變,人心自然會變。”窩闊臺冷笑,“父汗也說過,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他日若得天下,將世人分成個三六九等,豬狗的評判有何好在意”
“大汗也許無懼后人評判,卻只怕他過不去自己心里的坎。”哲別預見到未來各國國君都會極力隱藏林阡的存在,但宋蒙之戰曾在西夏全方位爆發,夏史定然是最難修訂,如是,還是會時不時有野史跳出來提醒成吉思汗,他鐵木真并非不可擊敗。
哲別這話也是窩闊臺最擔心的。
窩闊臺臉色一沉,似笑非笑貼近哲別,低聲一字一頓“將西夏屠盡、斷代,何如”
“”哲別無言以對。attercssquotcearqu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