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二軍迎來三天的休息日,但軍隊的休息日,與上班放假不同,大家是為了休息而休息,不是放假娛樂。
所以,聯合二軍的將士們雖然不用訓練,可他們要聽從領隊的安排,來參觀居車國將士的訓練戰。
各國將士來圍觀訓練戰,可以通過觀戰,提升全軍的戰斗閱歷和素養,可以了解鄰國武將的本領,并且在戰場上,更好地互相配合。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聽是聽得多了,可這句話真正的用處在哪聯合二軍的將士必須好好琢磨。
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目標是為了實現戰場上的靈活變通。
十三國將士在飛龍崖戰區會師,統合成聯合二軍,其最終所需達成的指標,就是能夠在戰線上靈活應變。
舉個簡單地例子說明,聯合二軍進攻飛龍崖右翼戰線,圣蝎軍要與某支強大的中原部隊交戰,黃酆國將士得知消息后,即可果斷的進攻飛龍崖左翼戰線,給予中原勢力雙線作戰的壓力。
因為黃酆國將士心底清楚,圣蝎軍很強大,他們不需要任何支援。
反之,如果是大祁王朝的將士,在進攻飛龍崖右翼戰線時,遇見某支強大中原部隊,那黃酆國將士得知消息之后,則要果斷出兵支援大祁王朝的將士。
在缺乏通信工具的年代,各路將士在戰場上的靈活應變,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十三國同盟組建聯合二軍,并且耗費大量時間集訓與統合,就是為了加深各國精銳將士之間的認知,從而實現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好讓各國將士在進攻飛龍崖戰區時,做出精準的研判。
哪條戰線需要支援,哪條戰線可以放心依靠,都需要充分了解敵方與我方的戰力。
說句不過分的話,十三國同盟真的非常重視聯合二軍,比起聯合一軍,各國領袖更加期待聯合二軍的成長與表現。
各國領袖對聯合二軍的重視程度,要比聯合一軍多得多。
十三國同盟的聯合一軍,無疑是一支王牌部隊,但是,十三國同盟要進攻中原的南境中部地區,光靠這支王牌部隊,顯然是成不了大事。
十三國同盟要拿下中原的南境中部地區,聯合二軍的戰斗力,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
凡事不能只看第一步,十三國同盟組建聯合二軍,第一步計劃,是統合各國精銳將士,讓聯合二軍形成戰斗力,去奪回飛龍崖戰區。
這僅僅是十三國同盟促成聯合二軍的第一步而組建聯合二軍的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含義,那便是打造一支由十三國精銳師團組成的超級軍團。
十三國精銳師團,會師飛龍崖戰區統合成軍,真正的意圖,是劍指中原南境的中部地區。
在十三國領袖的心底,奪回飛龍崖戰區,不過是十三國精銳師團統合成軍后,牛刀小試的第一戰。
聯合二軍奪回飛龍崖戰區之后,就會全力投入到南境中部戰區,成為主戰場的主力軍。
十三國聯合二軍,才是各國領隊給予厚望,十三國遠征軍的中堅力量
奪回飛龍崖戰區,不過是統合十三國精銳師團,給聯合二軍將士磨刀用的磨刀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