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之內
完顏可汗看到手中的信頓時將之撕得粉碎扔在地上,而信上的內容卻是很快的傳播開來。
楚國背信棄義,甚至殺了他們的大王子,實在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小人
這便是完顏部眾人的想法。
三王子與四王子聽到這個消息紛紛走進大帳單膝跪地道“父汗”
完顏可汗沉聲道“你們都知道了”
三王子道“父汗楚國背信棄義,趁我草原在攻打周國邊趁著東邊空虛調兵攻打我草原孩兒請求父汗與周國的戰事暫且擱置,首要便是要擊潰楚國攻入我草原的來犯之敵”
完顏可汗聽到三王子的話,又聯想起那封信上的內容卻是陷入了沉思。
四王子見完顏可汗沉默不語,便是急道“父汗如今楚國人都要騎到我們頭上來了,父皇還要猶豫嗎”
完顏可汗卻是依舊沒有開口。
他在想一件重要的事。
賢王不是那種昏庸無能的統治者,他發兵說明他是蓄謀已久,而楚國一路上都有專供官府傳遞消息的驛站,八百里加急,從京城到邊關,中間會換好幾匹馬。
可是他們草原在楚國可沒有這樣的驛站。
也就是說楚國向他們草原發兵的消息,是通過完顏部駐守在草原與楚國的邊防軍隊直接傳過來。
但是他的大王子若是死在了楚國京城,消息肯定會比楚國向他們草原發兵的消息晚上那么半天或者一天送到他的手里。
可這兩個消息卻是集中在一封信上送到他手里的。
楚國人在開戰的時候便故意將他們殺了大王子的消息送了過來,甚至有可能是在賢王殺大王子之前便向邊關發出了虎符以及大王子身亡的消息,并且有意散布,告知草原邊防軍隊。
也唯有這樣,這兩個消息才能一塊兒送到他的手里。
賢王是想讓自己聽到這個消息之后自亂陣腳,因為親情而不加思考的帶兵回援,這樣的話,周國的壓力會大減,如此一來周隊也可能隨時沖出關隘,與楚隊形成合圍之勢,將他們草原腹背受敵
當真是好算計
方才自己因為憤怒撕碎了完顏部發來的信件,差點就草率的命大軍回援。
所幸沒有完全失控。
自己乃是草原的可汗,其次才是一個父親,偌大的草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怎可如此自亂陣腳
既然如此,想利用時間所帶來的情報差距擊潰草原,他怎么可能會如賢王的意呢
想到此處完顏可汗沉聲道“你們兩個給本汗冷靜下來本汗怎么會有你們這樣的遇到一點挫折便怒氣四溢的兒子老大死了,本汗定然會用楚國的血來為他報仇但是也要顧全我草原的大局”
原本草原征伐周國是占據了主動權的,并且如今周國邊軍已經略顯疲態開始據關而守,輕易已經不敢出關與他們草原擺開陣勢短兵相接了。
如今楚國趁虛而入,那邊肯定是擺好了陣勢,即便他們大軍回援定然是無法占據主動權。
若是同時放棄了在周國取得的優勢便會瞬間變成劣勢,甚至讓的周國看出草原后繼無力或許會發起反攻,到時候雙線作戰只會消耗草原的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