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政航替黃永坤回答了“我們主任之前就是愛樂樂團的專業攝影,能跟團的攝像師,就像京劇團里拉大幕的也需要至少七年的學戲經歷一樣,同樣需要極深的對音樂的了解。”
隨后,黃永坤自我補充道“后來隨著我拍攝經驗的逐年積累,就被調到了眼下這個單位,因為我在音樂方面就是個嘴炮,干說不練的那種,對于攝像更感興趣劉先生,給我說說唄,我是指你的v劇情思路。”
劉清山點點頭,很認可對方的這種務實的工作態度,他的解讀一樣是長篇大論。
“首先是故宮內的場景,一片紅墻綠瓦,走道上空無一人,只有你自己,然后你可能會突然看到一只故宮貓蹲在路邊,再就如暢想幾百年前。”
“這道上可能走著巡邏的侍衛,匆匆走過的太監和宮女,宮殿里住著可能是某一位、可能只在封妃封貴人被臨幸的那一次見過皇帝的妃子。”
“那種空曠、寂寥、時過境遷、滄海桑田的孤寂感就突然席卷了你,這也是我們去到所有曾經輝煌燦爛而今荒無人煙的地方的統一感覺。”
“在這種場景下,就會感覺時間是最無情的,也是最多情的,它帶走了人,留下了痕跡,我們無法去追尋逝去的人,卻可以體會留下的痕跡。”
“我在整個畫面里會固定在一個位置,議會正式拍攝的時候剛好是傍晚時分,透過屋脊縫隙間的各種陽光照射必須盡可能地多取材,后來剪輯進去用作畫面穿插就可以了”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找到那只貓,有可能它就是我們在拍攝過程中唯一的不可確定因素了。其他的部分,都是我在側對著屋脊檐梁投射過來的絲縷陽光,對著口型演唱而已”
黃永坤在他的話音一落時就挑起了大拇指“你來當這個導演吧,不愧是拍出了很多部優秀影片的大導演,你的策劃能力,我都聽得心懷向往,很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劉清山笑著搖頭“一首v而已,并沒有刻板的劇本感,真正打動人心的是歌曲和各種光色的折射,以及空曠的故宮大院帶給人們的無限暢想感。”
“那只貓的問題好解決我來時打聽過了,很多這里的工作人員都有喂貓的經歷,故宮里的野貓很多,而且并不怕人,找一只形象好一點的抱過來應該問題不大。”
“那我這邊就沒什么問題了,詞曲是我創作的,即便是還沒有最終的錄音版本,我也知道唱到哪里該面對怎樣的一個角度拍攝,以提升旋律與配樂的融入感”
其實早在劉清山剛到的時候,馬上就有故宮的工作人員把消息傳上去了。
目前他們正跟他有密切合作呢,尤其是這里的科研單位,把他的到來都視作關乎未來生計的大事來看待。
畢竟一旦與玉化樹的地質研究相關聯的課題,一旦首先被他們突破,國家的關注力和資金投入就會偏向故宮這邊。
而且科研人員的最高待遇,不就是被國家層面的機構認可,所以這個科研小組,如今已經被故宮設定為日常工作之外的首要頭等大事。
但科學研究過程當中,就得耗費無可估量的玉石損耗,若沒有劉清山的后續玉化樹,前景再好的項目也只會淪為鏡花水月般的空歡喜一場。
因而故宮的上上下下,對于這個人的到來均持以最高規格的看待,不等他跟導演組交流完畢,呼啦啦就有一群高層管理人員趕過來見面。
此時又剛好處于當天的清館時間段,正是各級管理人員異常活躍的當口,因此才會出現這么隆重的歡迎隊伍。
若說劉清山心里沒有點受寵若驚,也是不太可能的,畢竟能夠在這里守護管理這座堪稱無與倫比的古建筑群杰作的人,又有哪一個不是真正的專家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