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姓耿名大慶,字守公,乃是當朝的刑部尚書。
這位耿大人也是個奇人,他雖身居六部尚書之高位,但平日里不好黨政、也無什么野心志向,其生平唯一的愛好就是“搞發明”,且其發明之物無論初衷如何,最后多半都能被用作刑具,所以從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到錦衣衛、東廠哪里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
而這人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很喜歡到朝中的其他大臣家里“串門”。
他也不管你是奸臣忠臣,誰有錢他就去誰那兒,而且十回里有十回都挑在飯點來,來了也不說別的,先吃你一頓,然后跟你聊聊天串點兒閑話,再灌伱幾杯,緊跟著就張口借錢。
他借的也不多,一般就十兩上下,最多也不會超過二十兩。
對一名京官兒來說,這點錢能叫個事兒嗎大部分人聽到他借的這個數,第一反應就是“不就十兩銀子嗎耿大人也太客氣了,還打什么欠條啊您拿去便是,不夠您說話,我讓下人再給您取個百八十兩的。”
就這樣,耿大人在蹭飯借錢這事兒上屢屢得手,屢試不爽。
可久而久之大家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廝是真不還錢啊。
即便你不怕丟面子,愣討,他也是兩手一攤,告訴你最近他又有個新項目,你的錢已經被用作研究經費了。
當然了,他也不會短期內盯著某一個人反復借,干那涸澤而漁的事情
這朝中大員多了去了,耿大人初一上這家,十五上那家,一圈兒輪下來可能一年都過去了,一年后他再來你家,你可能都不記得去年他問你借了多少了。
就是這么位奇人,今天來到了韓諭的府上拜會。
韓大人一瞧,唷,飯點兒,耿大人求見,那甭問了,準是“輪到我了”唄,直接讓管家準備銀子吧。
片刻后,一名下人將耿大人引進屋來,這貨也是真實,連句客套話都沒有,張口就是“唷韓大人,吃著呢。”
韓諭心想“可不吃著呢么,不是飯點你也不來啊。”
但想歸想,表面還是得客氣“啊,是是不知耿大人今日”
他這寒暄還沒講出半句,另一邊,就見那耿大慶已經彎著腰湊到了桌前,一臉驚詫地呼道“嚯韓大人,想必這就是傳說中的豬肉吧”
韓諭都不知道怎么接這話,只能在心中暗自吐槽古往今來那些清官兒要是全都跟你這么沒臉沒皮、能吃會訛的,那咱這些當貪官兒的八成都得被你們逼奸為良了。
“耿大人,你要還沒用過午飯要不就一起”韓諭也懶得跟他再說虛的,直接把對方等著的話遞了過去。
而耿大慶也是立刻笑著回了一句完全在韓諭意料之中但依然能讓其血壓飆升的臺詞“那怎么好意思呢”
長話短說,片刻后,桌上的菜已是換了一碼兒,兩人也已對飲了幾杯。
吃了六七成飽的耿大人,那話匣子便也打開了“誒,韓大人,我聽說,那麻駙馬離奇身死的案子,圣上交給您了”
這話不提倒罷,一提韓諭就來氣。